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08 14:46
根据报告指出,若温度增加摄氏2度,云林海岸溢淹情况将最为严重,淹没面积达4.3%‘。图为云林萡子寮港去年9月海水倒灌情况。联合报系资料照根据报告指出,若温度增加摄氏2度,云林海岸溢淹情况将最为严重,淹没面积达4.3%‘。图为云林萡子寮港去年9月海水倒灌情况。联合报系资料照

国科会与环境部今公布「国家气候变迁科学报告2024:现象、冲击与调适」,这是气候法上路后,我国第1本气候变迁科学报告。报告指出,若无法有效控制增温,台湾夏天可能长达7个月,水稻、玉米产量下降,海平面上升,且以云林、台南、基隆溢淹面积增加较为显著。

根据报告指出,若全球暖化无法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台湾的夏天恐长达7个月,高温超过摄氏36度的天数将增加75天,除增加人体健康威胁与都市热岛效应外,水稻、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与畜牧将受高温影响而减少。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模式评估,水稻产量整体趋势下降,世纪中、末分别减少13%及18%;玉米产量整体也呈下降趋势,世纪中、末平均分别减少10%及17%。

生态上影响,天然森林面积适合生长的海拔高度将提高173公尺,反映动植物栖地变化,适生面积仅余现在的 16.08%;暖化也将导致南海基础生产力下降与浮游动物丰富度减少,若水温高于摄氏33至34度,则不利于海草生长;全球海洋生物量于2030年后下降幅度逐年加剧,高碳排情况下,2060年后生物量将大幅减少。

报告也提及,全台用水相对敏感的春季,连续不降雨日数将增加、丰枯水期的差距也增加,干旱事件强度及频率提高;极端暴雨将成新常态,现在50年才发生的极端降雨事件,未来可能每10年就发生1次。未来侵台台风数量受暖化影响将减少,风速及降雨会有增加趋势,对台湾水资源管理及灾害风险都有影响。

该报告也根据IPCC全球暖化程度摄氏2度情境下进行评估,发现台湾海平面预估将上升34.5公分,并造成海岸溢淹面积增加,并以云林县情况最严重,溢淹最大深度超过2公分,淹没面积达4.3%;其次为台南市,溢淹最大深度1.5至2公分,淹没面积达3.29%;第三名为基隆市,溢淹最大深度0.5至1公分,淹没面积达2.26%。

2024国家气候变迁科学报告是由中研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许晃雄、中央大学水文与海洋研究所教授李明旭担任主编,报告聚焦科学方法及推估资讯的汇编,内容包含全球及东亚气候变迁概述、台湾气候变迁现象与冲击资讯、气候变迁风险与调适科学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