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09 14:52

五一假期已过,#4条高铁票价将上涨#的话题热度仍居高不下。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网友,对此尤为关注。

根据12306消息,今年6月15日起,杭深铁路杭甬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京广高铁武广段票价将进行调整,二等座最高票价普遍上调20%左右,商务座最高涨幅甚至达到40%,为近年最大调整力度。

四条高铁线路涉及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六大省市,其中三条以杭州为起点或终点。为什么是这些线路?

四条高铁线路示意图/地图大百科

流量大省

受此轮高铁票价调整影响最大的,一是湖北、湖南、江西三大外出务工大省,二是长三角超级枢纽杭州,及其周边城市。

沪昆高铁杭长段和京广高铁武广段,是湖南、湖北、江西通往长三角、珠三角的主要通道。这三大省份,也正好是人口流出较为严重的省份。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湖南、江西、湖北位居跨省流出人口前十,流出人口分别达到804万、634万、599万。

这些人口很大一部分涌向了此轮高铁票价调整线路的终点——浙江和广东,尤其是杭州和广州。2021年杭州人口组成数据显示,江西、湖北、湖南高居外省人口来源TOP5,分别达到72万、57万和4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5%左右。

广州亦是如此。广东外来人口近3000万,其中湖南人口超过500万,湖北、江西人口超过200万,总量占到全部外来人口的35%左右。广州南站是全国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2023年共发送旅客9127.57万人次,同比大增92.7%。

承载大量打工人的沪昆高铁杭长段和京广高铁武广段,繁忙程度高居全国前列。根据2024年初全国高铁网车次密度统计,约有50余段区间每日开行100对车次以上,最为繁忙。其中京广高铁武汉至广州全段、沪昆高铁多个区段均在此列,可谓一票难求。

每日开行100对车次以上的高铁线路。整理、制图/吡啶

全国范围内,比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杭长段还要繁忙的,也就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等几条热门线路了。而早在2020年底,京沪高铁已经实行浮动票价。2023年5月,沪宁城际、宁杭高铁、南广高铁、胶济客专、柳南客专五条高铁线路也进行了票价调整,最高票价涨幅普遍在10%-20%。本轮票价调整,自然也是以人口流量与市场需求为考量。

此外,京广高铁武广段下月将重回350公里时速,武汉至广州最快运行时间再压缩25至30分钟,长沙至广州最快只需2小时左右。区段整体运输能力提升,相当于每日增开10列以上武汉至广州的高铁列车、增加1.5万个席位。只不过,提升运力的代价是票价上涨,不少打工人表示承受不起,许多网友已经开始想念绿皮火车了。

超级枢纽

除了三大务工大省,此轮票价调整影响最大的还有长三角超级枢纽杭州,及其周边城市。两条短线——杭深铁路杭甬段、沪昆高铁沪杭段,分别连接杭州-绍兴-宁波和杭州-嘉兴-上海,在此区域的打工人、游客数量众多,同样深受影响。

沪杭线是繁忙程度堪比京沪高铁的热门线路,每日开行车次近150对,位居全国顶端。杭甬线是杭绍甬一体化的重要线路,杭州-绍兴段每日开行车次超过100对,绍兴-宁波段也有近90对,流量巨大。

沪杭、杭甬、杭长三条高铁的交叉点——杭州东站,已经成为长三角超级枢纽。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杭州火车东站成为长三角铁路客发量最大的客运站,节假日期间,每天平均的客流量在20万人次以上,可以算是超级大站。

春运期间,人头攒动的杭州东站。图/潮新闻

坐拥如此流量,又地处全国经济最发达、收入最高的区域,沪杭、杭甬线的票价涨幅也相当夸张。尤其沪杭线,商务座票价涨幅最大,上海虹桥至杭州东上涨39.41%,上海虹桥至嘉兴南、嘉兴南至杭州东分别上涨40.26%、39.13%,明显高出杭甬、杭长和武广三线的涨幅(32%左右)。

此外,沪杭、杭甬线路虽然不长,普通座票价也不算太高,但民众日常出行、出游的频率也更高,钱包“受伤”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周末都要往返杭州与上海之间的戴先生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算了一笔账:平时在上海工作,房子买在杭州,一个月四次往返是最起码的,有时宁波老家有事情,也要回去。一次杭州与上海之间的往返,就多了30块,差不多可以买杯咖啡了。

底层逻辑

四条线路、六大省份,人口往来如此频繁,出行需求如此巨大,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与产业协作。

武广线的人口往来,就是这一逻辑的完美体现。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凭借强大的制造实力和庞大的就业市场,是全国人口吸引力最强区域之一,尤其是对距离较近、有高铁直达的湖南、江西和湖北。以电子、纺织、家电等产业为主的传统制造业集群,和以软件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主的战新产业,都是吸引人口与人才流入的绝佳利器。

近年广东产业转移,湖南和江西也是最主要的承接地。根据广东省商务厅数据,2023年广东与湖南、江西共签订256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375.16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等多个领域。

沪杭甬大三角同样如此。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核心城市的产业协作就愈加紧密。上海的科创优势、杭州的互联网+优势与宁波的制造优势相互叠加,形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集群。

以全面接轨上海的嘉兴为例,近年大力培育新材料、光伏新能源、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50%以上的外资项目通过上海引进,人口增量一度超过宁波和南京,高居全国前列。近沪城市跨城通勤人群中,嘉兴仅次于苏州,占比第二。

再比如一向低调的绍兴,今年率先出台《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加速融杭联甬。受益于近年与杭州、宁波之间的产业协作,绍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飞速发展,经济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已经成为最强黑马,向万亿目标冲刺。

良好的经济往来和产业协作,促进人口流动,进而形成庞大的出行市场和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这也是高铁票价调整线路选择的根本原因和底层逻辑。曾经的京沪、沪宁高铁如是,如今的四条高铁亦如是。

参考资料:

[1] 12306官网

[2] 部分高铁线路将调价,最大变动幅度超3成.光明网

[3] 高铁调价引热议,网友看法不一.上观新闻

[4] 中国高铁,为何突然大涨价?背后是一本难念的经.智谷趋势

[5] 四条高铁价格调整背后,一本难念的基建经.出行一客

[6] 全国高铁网车次密度示意图.吡啶

[7] 下月起,京广高铁全线将重回“350”!铁路建设规划

原标题:《高铁票价将迎最大涨幅,为何“盯上”南方六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