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10 09:40
英国艺术家柯里萧(Mat Collishaw)设计的「数位雄鹿」,由钢、铝、电路、显示器等材料所组成。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英国艺术家柯里萧(Mat Collishaw)设计的「数位雄鹿」,由钢、铝、电路、显示器等材料所组成。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

(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9日专电)捷克裔德语作家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故乡布拉格广邀国际知名艺术家,举办「卡夫卡式」(KAFKAesque)展览;其中英国艺术家柯里萧设计的「数位雄鹿」,带出网路社群霸凌议题,发人深省。

出生于布拉格的卡夫卡(Franz Kafka),被评为20世纪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知名作品《变形记》、《城堡》、《审判》,凸显人类在现实中经历的异化与冲突,在台湾均有译成繁体中文出版。后人以「卡夫卡式」(Kafkaesque)一词,来形容有如「被迫进入官僚体制的迷宫」,一切变得荒谬且难以掌握。

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布拉格文学之城(Praha město literatury)在卡夫卡的故乡布拉格举办「卡夫卡式」展览,展出30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作品灵感来源皆来自卡夫卡。展览期间,也举办文学朗诵、电影放映、音乐会等多项活动。

活动官网指出,展览聚焦于卡夫卡的作品与当代视觉艺术反思,借此反映现今处境的复杂性与模糊性,「卡夫卡的作品中提到的存在主义恐惧和个人焦虑,与这个时代高度相关。」

展览的主要展示品为一只「数位雄鹿」。雄鹿的创作者是英国艺术家柯里萧(Mat Collishaw),与策展人厄本(Otto M. Urban)在9日晚间在DOX文化中心讨论雄鹿与卡夫卡的文学、视觉艺术的关联。

柯里萧提到,卡夫卡若今天还活著,可能会将社群媒体视为迷宫般的网络,批评社群媒体如《审判》中官僚体制般荒谬,让人们陷入寻求认可的恶性循环中。

柯里萧表示,卡夫卡在书中描绘的世界,就如同当今世代的「社群媒体」,每个人都能匿名,彼此变得疏远,甚至变成「暴民」攻击他们不喜欢的人。「这个世代在Facebook、Instagram 或 Twitter(推特,社群平台X前身)上写负面批评是很容易的。」

至于雄鹿具有什么意涵?柯里萧解释,这具拟真大小的雄鹿,背后设置的监控器显示推特上的即时资讯,以及内容所涉及的程式码,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雄鹿身上,进而启动行动机制。当侦测到推特上有人攻击特定人物,并散播情绪或仇恨言论,雄鹿会根据言论的辱骂程度开始摆动。

柯里萧说,「雄鹿如果受到威胁,基本上会做出防御动作。」因此,当仇恨言论越多,雄鹿就会摆动越多,让观者意识到推特上网路暴力的情形。(编辑:陈慧萍)1130510

德国艺术家马兹(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被卖了〉(Kafka is sold)。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德国艺术家马兹(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被卖了〉(Kafka is sold)。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
德国艺术家马兹(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在以色列〉(Kafka in Israel)。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德国艺术家马兹(Volker März)的作品〈卡夫卡在以色列〉(Kafka in Israel)。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
「卡夫卡式」(KAFKAesque)展览展出30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卡夫卡式」(KAFKAesque)展览展出30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
英国艺术家柯里萧(Mat Collishaw)(右)出席「卡夫卡式」(KAFKAesque)展览,与策展人厄本(Otto M. Urban)(左)对谈。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英国艺术家柯里萧(Mat Collishaw)(右)出席「卡夫卡式」(KAFKAesque)展览,与策展人厄本(Otto M. Urban)(左)对谈。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摄 11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