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虎嗅网 ( ) • 2024-05-10 10:1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作者:卡夫卡不忙了,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讨论了中年返贫现象的原因和背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避免中年返贫的陷阱。

• 💰返贫现象的背后真相

• 💡避免中年返贫的关键素质

• 📉投资中的风险与敬畏

返贫这件事的前提是你富裕过,本来过着紧巴巴的苦日子,无非是对未来有点不切实际的预期,我认为这一类连说自己返贫的资格都没有。

总有人说我太刻薄,但人生就是如此,真相从来就这么残忍,赤裸裸地摆出来,你又不愿意认,总想活在梦里,亲,这不合适啊。

还记得七年前,某位首富装逼说了一句话:我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后来,他终于明白,很多看起来是自己的钱,还真不是自己的钱,扣掉债务后的净资产是属于你的,但这世界上处置资产永远是个割肉的活,怎么个割法,得看买家的心情,真正操盘人的想法。

首富摔了杯子,强颜欢笑割肉走了,几年后,他又必须面对第二次,第三次,或者不知道第几次割肉了。

所以他的钱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惨淡的真相是,很多人真没搞清楚这个道理,跟首富一样先膨胀起来了,资产价格上涨,加上杠杆,看起来净资产真不少,心花怒放,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本事。

很快,遭遇各种打击,发现自己只关注资产规模,忘了负债管理,忘了安全现金流控制,捉急忙慌之下,又跑去搞点错误投资。转头一看,原来自己高薪收入这一块也要大打折扣,甚至就没了,压力之下,只能赶紧甩卖资产,好减轻负债压力,从前那些割中产韭菜的花样自然也没有人跟了。

今天大家都在热议钢琴价格崩盘了,呵呵,看看消费主义忽悠大家给孩子搞什么素质教育,还非得会吹拉弹唱才是素质。钢琴因为价格贵才被高看一眼,后来财富期望幻灭,大家也发现大部分孩子真不是那个料,钢琴厂商一时半会并没有调整过来,产能收缩得不及时,这供需关系一失衡,马上不就崩了吗?

中国这波富得莫名其妙,又莫名其妙返贫的人,大部分是靠房地产或者互联网大厂打工拿到的人生红利。

我记得几年前跟一帮地产人吃饭,大家个个都跟打鸡血一样,都以为好日子要接着好日子,深圳的房价会涨破天际。

有朋友从业多少年一直都炒房非常成功,最后20121年孤注一掷,想要搞套知名楼王的盘,我劝她的时候,还被说教一番。

结果凑出来的首付,每月高昂的月供,又遭遇地产全行业危机,高薪没有了,从前十几年炒房赚的钱都要赔进去了。

其实只要她能控制一下欲望,懂得财来财去的真谛,不在高位脑子热上杠杆,到现在依旧能过着非常优渥的生活,所以这怪得了谁?

后来她是这么说的,一直都赌对了,就想人生最后能留点好东西证明下存在感。

恩,没有高杠杆买下的豪宅,简直都不知道自己还存在过。

这不就是典型的消费主义洗脑了吗?

所以政策告诉你房住不炒,非要顶风作案,赶上最后一波搞房地产投资。好算盘是只要能涨,自住可以炫耀,便不能算消费。但就是没有想过,投资有风险,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后面接盘侠忽悠不来帮你还,还的便成了自己了。

你看我们老炒股的人就不一样,脑子清醒得很,赚多少都知道是浮盈,一把搞错了一切都是白搭,所以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还有一种返贫的是股市新手,刚好赶上2020年那波白马蓝筹行情,以为很简单,来吧,干!套了不以为估值回归,还固执地想着是市场错了,继续加仓。如果胆子再大一点,敢融资干,那么最后结果就是直接爆了,他不返贫谁返贫?

几乎所有中年返贫都源自盲目自信贪婪跑去加杠杆。

其实只要适度保持敬畏之心,没赚之前先想好要如何应对亏损,无论你做什么都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生活是不会陡然发生巨大改变的。

人不得不承认,年轻时自己的学习能力,可能遇到的机会一定会比中年多,人生如日升日落,到了某个顶点自然会往下走,这是客观规律。

我的读者里,年轻人少,中年人居多。

大部分都是薄有身价的,越是如此,越容易产生焦虑。

我想起之前跟人聊天,说起那些算命先生、风水师傅,为什么这些人很多水平一般般,却那么能捞钱呢?

因为富豪们之所以发家,大部分真的就是靠运气,运气这个东西太过于虚无漂亮,努力再多,有时候天不成就,一切都成了零。

越是有钱的人越是信这个,因为有自知之明的人基本都能知道,自己并没有比那些不成功的人在能力上强多少,无非是命好罢了。

于是大家都想搞清楚这其中的玄妙,跑去搞点宗教迷信,试图找到规律,但其实最后一切都是枉然。我还记得当年我们认识的一个大师帮人迁坟,结果没选好日子,主家连带风水师一起被泥石流埋了,这就尴尬了。

还有人说经验,世界改变得太快,有时候经验主义害死人,从前让王首富发达的胆子大,有一天也会把他搞成天天割肉的罪魁祸首。

其实我觉得避免中年返贫,或者更远一点老年返贫,最重要的素质是对自己有点清醒的认识。不管你之前做的有多牛,先看看世界。世界之大,牛人无数,你真的是那个能改变世界的人吗?如果不能,大概率是随波逐流的。既然如此,就该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再不愿意,后面也有人要冲过来取代你。

如果一个时代让老人永远挡在年轻人前面,那么这就是时代的问题。

如果时代没有问题,我们一切成功所借的力量,都会在某个节点改变方向。如果还想着以前如何,那么必然就要成为新时代的买单客。

周末我反复看了大佬们对AI发展的预测,所以在大模型面前,有多少人的经验能经得起考验?

中年人从前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又会有多少在新时代面前变得一钱不值?

未来可能会非常美好,但现实却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残酷。中年人背负许多压力,憋着一股子劲,总想证明自己点什么,很容易就堕入各种财富陷阱。

贪婪和恐惧只在一瞬间转换。

适度认怂,承认自己的成功是吃到时代的红利,也得清楚时代不可能总属于你,别想太多太远,想不了的。

希望读者们都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作者:卡夫卡不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