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1 14:47
38年前成立的「噶玛兰周刊」是反对六轻进驻宜兰的重要推手,创刊人行政院前院长游锡堃(左二)邀请当时的成员,到宜兰聚餐,回忆当年峥嵘岁月。记者陈敬丰/摄影38年前成立的「噶玛兰周刊」是反对六轻进驻宜兰的重要推手,创刊人行政院前院长游锡堃(左二)邀请当时的成员,到宜兰聚餐,回忆当年峥嵘岁月。记者陈敬丰/摄影

38年前成立的「噶玛兰周刊」是反对六轻进驻宜兰的重要推手,创刊人行政院前院长游锡堃、发行人准公共工程会主委陈金德等人,今天再次在罗东「合体」。游锡堃说,反六轻运动让宜兰成为全国环保运动的先驱者,对于近期重启核能的争议,他也会秉持初衷,继续反核。

30多年前,台塑集团打算在宜兰兴建「第六套轻油裂解厂」(下称六轻),时任台湾省议员的游锡堃1986年5月11日创立噶玛兰周刊,意在阻止六轻进驻宜兰,撰写多篇报导并发动群众运动,也让时任县长陈定南改变最初「有条件欢迎设厂」的态度,坚定反对六轻,最终1991年使台塑放弃。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38年过去,当初2、30岁的反六轻青年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长者,游锡堃也卸下立法委员职务,回到宜兰过上退休生活,今天恰逢噶玛兰周刊创刊38周年,邀请当时的成员,包含陈金德、现任监察委员田秋堇、行政院前副院长林锡耀等人到罗东金门餐厅聚餐。

游锡堃表示,噶玛兰周刊除了反六轻,也推动反对苏澳火力发电厂运动,可谓台湾环保运动的先驱者;当时陈金德才25岁、宜兰前县长刘守成35岁,游自己也只有38岁,一群宜兰年轻人用公民运动打消了威权体制的政策,守护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是一段热血澎湃的年代。

时至今日,能源与环保议题仍牵动社会神经,尤其是否继续使用核能发电更是焦点问题。游锡堃说,现在已没有公职,但以个人来说,他一路走来的立场就是反对核电,直到今天也不会改变初衷。

「噶玛兰周刊」成员聚餐。左起林进财、林安彬、黄玲娜、田秋堇、游锡堃、林顺发、陈金德、魏荣胜、林锡耀、陈荣宗。前县长刘守成有事未到。记者陈敬丰/摄影「噶玛兰周刊」成员聚餐。左起林进财、林安彬、黄玲娜、田秋堇、游锡堃、林顺发、陈金德、魏荣胜、林锡耀、陈荣宗。前县长刘守成有事未到。记者陈敬丰/摄影游锡堃(左)表示,一路走来反对核电,如今也会继续秉持初衷。记者陈敬丰/摄影游锡堃(左)表示,一路走来反对核电,如今也会继续秉持初衷。记者陈敬丰/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