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11 14:51

(中央社纽约10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拟大幅调高来自中国的清洁能源产品关税。美媒指应对气候变迁,理想情况下应是世界与美国借助居全球绿能翘楚的中国加速能源转型,无奈地缘竞争让情况治丝益棼。

综合华尔街日报、CNBC新闻网等美国财经媒体披露,拜登政府准备14日宣布提高关税,打击来自中国的关键矿产、太阳能产品、电池、半导体、医疗用品如注射针筒、口罩等,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很可能将从25%提高到约100%。

知情人士透露,在修订所谓的「301条款关税」时,拜登政府将矛头对准美方认为具战略竞争和国家安全领域的产业。

美国大选年两党主要总统参选者竞相对中国展现强硬。川普此前在竞选造势时声称,重返白宫后考虑对一切中国销美商品征收60%以上的关税。CNBC直言,川、拜二人显都已抛弃曾居华府主流的自由贸易共识,当年这促成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华尔街日报认为,禁止最实惠的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将对拜登政府另一施政目标带来压力:削减碳排以缓解气候变迁冲击。美国正投入数以千亿计美元发展自家的清洁能源产业,显然想在不靠全球清洁能源制造业领头羊的中国来实现目标。

纽约时报一篇分析指出,中国目前在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电池以及电动车与电动巴士居全球主导地位,大部分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矿物亦由中国加工。中企似也找出应对西方贸易壁垒方法,包括走绕道第三国再销往美国的间接路线,规避对直接来自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负责中国气候中心的专家李硕表示,当前在低碳制造业与中国竞争是一场必败之战,「很难看出美国如何能及时建立出一套完整的太阳能供应链来应对气候变迁,也看不出美国制造的太阳能产品在价格上具竞争力。这不是美国应选择的一场战斗,也不是美国所能打赢」。

新的大国竞争为美国带来两难。本国工厂缺乏外部竞争会让价格居高不下并拖慢清洁能源转型,但过度依赖竞争对手国家的工厂又会引发国安隐忧,且可能危及美国的工业和就业机会。

除贸易外,北京和华府在许多议题都存在歧见,包括台湾、俄乌战争等,最重要的民主价值上更是南辕北辙。

哈佛甘迺迪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主责地缘政治能源计划的欧苏利文(Meghan O'Sullivan)说:「若在没有地缘政治的世界里,中国向世界输出从太阳能板到关键矿物等一系列廉价且充足的洁能产品,将使所有人受益,因这可加速全球的能源转型。」

「但现实世界是,从美国到印度等一些国家基于安全考量不想过度依赖中国,而重复打造太阳能和关键矿产供应链叠床架屋,从而拖累能源转型并使成本更高。」

彭博(Blommberg News)一篇分析指出,拜登想在展示对中强硬以保护美国就业的同时,又不造成重大经济影响进而破坏美中在双边关系之间寻求平衡。除清洁能源产品外,上月他已宣示对中国的钢、铝征收25%的关税。

但分析称这基本上没有意义,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和电池并不依赖美国市场,钢、铝对美国的出口量也很少,不太能达到抑制中国的效果。(译者:陈亦伟)11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