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兩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1 17:40
相较大陆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数盛况,外国人进入大陆的比例仅为2019年的30%,外国旅客无法回升。中新社相较大陆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数盛况,外国人进入大陆的比例仅为2019年的30%,外国旅客无法回升。中新社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导,相较中国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人数盛况,外国人进入中国的比例仅为2019年的30%,外国旅客无法回升,除了地缘政治与连带导致的航班减少外,中国的行动支付与仅有中文版的APP也是一大阻碍。

BBC中文网5月10日报导,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95亿人次,比2019年COVID-19前的数字高出28%。然而进入中国的外国人仅为2019年的30%。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中国目前面临房地产疲软、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青年失业等挑战,而中国政府将今年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繁荣的旅游业将是其中一根救命稻草。

虽然中国国内旅游恢复强劲、旅客数量多,国际饭店品牌也看好2024年的业绩目标,但中国人均消费偏低问题仍存在,因此他们需要吸引出手阔绰的外国人。

2019年,有近9800万人次外国旅客来到中国。而去年只有3500万人次,其中包括商务旅行、学生等。

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商务与法律学院旅游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松山将这种疲软归咎于「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他在期刊「东亚论坛」(East Asia Forum)上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在202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并写道,「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个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中国政府对社会法规的收紧可能会给外国旅客带来不适。」

一些国家政府的官方旅行建议也呼应了这一观点,且措辞严厉。例如美国政府警告,由于当地存在任意执法,包括与出境禁令有关的法律,以及不当拘押的风险,建议旅客「重新考虑前往中国大陆旅行」。

澳洲则建议旅客「高度谨慎」,警告「澳洲人可能面临被任意拘留,或遭包括定义宽泛的『国家安全法』严厉执法的风险」。

政治环境还影响了航班数量与价格,尤其是往返北美的航班。4月中美之间往返航班为332班,2019年同期则为1506班。因此直飞航班可能一位难求,价格也可能非常昂贵。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去年11月在旧金山出席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峰会也谈到要增加中美直航航班。后来华府允许中国航空公司降落的航班数从每周35架次增加到50架次,COVID-19前每周是150架次。且美国总统拜登政府目前仍在面对来自工会和美国航空公司要求不要再增加航班数量的压力。

携程集团国际事业部首席运营官娄晓博说,「根据民航数据,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到2024年底,入境航班运力甚至无法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80%。」

中国旅游对外国旅客来说还有其他潜在障碍,如行动支付、部分交通与购物只能透过中文版APP进行,再加上外国人惯用的社群媒体网站、地图等APP在中国会被屏蔽,对中国旅游业造成阻碍。

目前中国官员也承认外国旅客数量较少,并积极吸引来自东南亚的旅客,例如给予免签待遇、接受国际信用卡付款等。

不过瑞士EHL旅馆管理商学院(EHL HospitalityBusiness School)教授陈勇认为,「设想中国入境旅游业的长期增长将过于乐观」。他指出,关键是旅游服务者应该把自己想像成不会中文、没有中国手机门号、没有支付APP的外国人,设身处地为外国旅客著想。但这种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