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11 20:27

(中央社记者沈佩瑶台北11日电)健保制度上路将30年,各界疾呼非改革不可,尤其应保障健保点值。健保署长石崇良今天说,总额检讨有必要,但要把握医护得到适当回馈、财务不可失控、投资与品质相符这3原则。

健保总额事先匡列预算金额,医疗超量会稀释点值,医界争取健保点值1点1元,但立院近日初审健保点值修法,因朝野无共识送交协商。

继前卫福部长、准行政院政务委员陈时中抛出总额应「瘦身」新观念,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今天上午出席院庆活动前接受媒体联访时指出,即使无法全面1点1元,也应从「救命」科别做起,让急重难罕及住院点值获保障。

吴明贤直言,虽然台湾不会像韩国一样立刻发生集体罢工,但许多年轻医师「用脚投票」流向医美等科别,多年累积的人才因制度设计不良流失,导致正派经营的医院难以生存,「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针对各界喊话,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长石崇良下午在健保相关研讨会后接受媒体联访表示,总额检讨有必要,但必须掌握3项原则,首先是医护人员得到适当回馈,第2是财务不可失控,第3则是投资的价值与品质相符,以政策引导资源流向正确的地方;他认同吴明贤的建议,因符合前述原则。

此外,陈时中提出的「总额瘦身」概念,石崇良说,癌症防治政策中,后端治疗费用高昂,可从前端预防来加强,不见得用保费收入来做,透过体系整合、多元财源挹注,就能把饼做大。

石崇良在研讨会中以「健保的挑战与展望」为主题进行演讲。他表示,健保最大挑战就是人口变化,健保财务支撑仰赖受薪阶级的一般保费收入,当工作人口变少、老年人口上升,就会造成问题。

根据预估,石崇良秀出数据说明,台湾在1993年已进入高龄化社会、2018年转为高龄社会,推估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高龄人口将在2039年突破3成;台湾高龄化速度比全球都快,面对挑战的速度也更快。

他提到,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医疗支出大多是采取稳定成长,避免过度变化,只有韩国例外,然而,韩国医疗支出占比上升快速,理论上医师应该很开心,为什么还是发生医师上街头,原因是都被城乡差距、医美、自费市场吃掉。

至于台湾健保的状况,石崇良解释,在于申报点数上升,尤其慢性病人在医院门诊就医部分有检讨空间,光是癌症、糖尿病跟高血压等患者比例就逾3成,接下来推动家医计划整合,提出更适合的慢性病患者照护模式。

石崇良表示,现行健保制度采论量计酬,无论是把病患照顾好的医院、还是照顾不好的医院,收入没有差别,甚至照顾得好、收入反而更差。

他以花莲秀林乡目前试办论人计酬的慢性病计划为例说明,依照该地区人口数给予定额给付,提供必要的医疗照护给民众;目前最大单一疾病负荷最重的就是「糖尿病」,健保署正规划制作给付模型,并希望逐步从糖尿病推展到其他慢性病。(编辑:陈政伟)11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