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2 10:20
国政基金会。本报资料照。(记者苏健忠/摄影)国政基金会。本报资料照。(记者苏健忠/摄影)

国民党国政基金会日前提出30项具体作法,其中包括能源议题。国政基金会今天表示,「核电延役」及时调整能源政策」及「净零碳排、环境永续」,是新政府一上任就必须面临的最急迫课题。呼吁赖政府因应2050净零碳排,能源稳定供电,重新检讨能源配比,并保留核能为基载电力,妥善处理蔡政府留下的烂摊子。

国政基金会指出,夏日还没真正到来,台湾却已传多次跳电消息,连护国神山「台积电」等多家用电大户,都曾被协调紧急减少用电,避免备转容量率过低可能造成的北台湾大停电。显示蔡政府过去一再强调「台湾不缺电」根本不可信。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国政基金会指出,过去几年,不少学者专家一再提醒台湾能源政策有问题,政府都听而不闻,甚至将相关呼吁包装成政治攻击。然而,不论是美国、欧洲甚至台湾的企业代表都对台湾的能源政策感到忧心。2021年台湾年总用电量2834亿度,预估未来用电仍会持续成长,未来6年用电成长率约2.04%。

国政基金会表示,在此情境下,蔡政府却规画2025年要将核电归零,但现实情况是绿电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核电缺口,且绿电的技术尚未成熟,根本无法保证能24小时稳定供电,重新走回火力发电的老路,就要受制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与碳排放等问题。种种压力下,非核家园的代价就是「涨电价、高排碳或是频缺电」。

国政基金会表示,错误的能源政策,造成的外商投资却步,电费调涨的通货膨胀,以及碳关税造成的出口冲击,都已是可预见的事;一旦台湾选择放弃核能,全球先进国家都朝核能倍增的路上走,有一天若台湾要回头,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国政基金会主张,要有辅导企业总体检碳提升方案,设置社会气候基金,用以补贴低收入户购置绿能产品、支持智慧绿能基础建设、投资可再生能源。同时,政府应提供多元辅导厂商方案,包括经济部辅导并提供给厂商申请管道,让厂商迈出第一步,做好碳排查改善规画,未来成为低碳认证企业,甚至有机会取代其它厂商切入供应链,台湾中小企业将是我国净零排放转型机会所在。

具体辅导应包括,设置企业碳健检联合服务中心、主动盘查中小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业者、免费节能诊断服务「碳排少了,订单来了」、提供节能建议,协助企业节能改造,完成ESG报告书、企业碳抵换咨询「减碳变现金,设备资金不用愁」、积极达成企业节能减碳目标。

此外,为落实净零碳排,避免气候难民,国政基金会建议应设置社会气候基金,以补贴低收入户、支持智慧绿能基础建设、投资可再生能源。

国政基金会表示,碳定价机制与碳交易2050净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识目标,新政府将加速调整我国减碳策略,尽快辅导厂商与国际接轨,让台湾能在净零碳排浪潮中永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