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2 11:42
螺旋真理的回答

1.十五年前的国家政令,大部分博物馆拆掉了来博物馆参观的经济门槛,没有拆掉的,比如故宫博物院,15年来门票没有涨价。

这个政令的其中一个受益方是旅行社,各地旅行社在设计旅游路线的时候,都会把博物馆加在其中,当时的孩子们在懵懂中跟随亲子游进入到了博物馆当中。

对于孩子们来说,到博物馆来,不但不花钱,里面空气在专业设备的控制下24小时优良,一年四季恒温恒湿(尽管对于部分人来说有点冷),而且博物馆展览和教育活动作为公共性知识和文化产品的品质相对较高,十五年来,部分孩子们就养成了参观博物馆的习惯。

2.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是空前的,很多媒体也都食髓知味,开始增加文物、博物馆在自身内容建设上的比重。特别是央视主导制作了两个影视产品,通过电视和互联网视频媒体的推送,成为一时的热点

《国家宝藏》吸引眼球的是明星和小剧场,《如果国宝会说话》吸引眼球的是兼备文学性和知识性的文本、优美的镜头语言与5分钟纪录片这种新兴的视频内容形式。我比较熟悉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曾经被很多初高中和其他教育机构作为教学片播放,当年的学生们,现在也已经长大成为年轻人了。

3.到了2021年,教育政策又有了新的动向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教培行业进行了转型。早在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到博物馆中进行学习的研学机构,但基本处于稳步发展。教培行业转型以后,一部分资源进入了博物馆研学这个领域,相对文化旅游来说,研学游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对象更集中,也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为假期学生们的去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央视其实早在2018年就推出知识型博物馆真人秀《赢在博物馆》,为博物馆研学打了个样。

有过这类经历的孩子,也会有部分喜欢上参观博物馆,成为喜爱到博物馆来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