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12 15:32

这群高中生文化大使,今年利用华府「儿童博物馆」(KID Museum)庆祝「亚太裔美国人传统月」(Asian &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Month)的机会,发想「穿木屐躜鲮鲤」的游戏,将台湾的端午节介绍给美国社会。

「传说中,台中地底下住著一只金色穿山甲(鲮鲤)。台中过去是农业区,穿山甲会翻动土壤,帮助耕地成为沃土。会冬眠的穿山甲端午节时如果没有走动,人们会敲打锅碗瓢盆,或穿木屐大力踩踏,唤醒沉睡中的穿山甲」叶依柔说。

叶依柔从小在美国长大,她和一群侨委会「海外青年文化大使」(Formosa Association of Student Culture Ambassadors,FASCA)的成员一起设计3双木屐连在一起的「协力木屐」,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受到大人、小孩欢迎。

叶依柔说,他们设计这项游戏来展现台湾文化的独特性,一次放3双木屐,可以让3个人一起玩,共同合作,比起一个人玩有趣。

同时参与儿童博物馆庆祝亚太裔美国人传统月的还包括来自韩国、日本、寮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度、越南、中国等地的移民。

儿童博物馆社群暨伙伴专案资深经理鲁戈·莫拉莱斯(Odalys Lugo-Morales)说,美国有许多族裔纪念月份,5月纪念的是亚洲、太平洋岛国移民对美国的贡献。博物馆每年配合不同纪念月份举办活动,让民众参与制作,从中享受乐趣,提高美国社会对移民社群的认识,也表示对这些族群文化的重视。

侨委会2011年起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创立由14岁以上青年加入的「海外青年文化大使」,以深化台裔移民第二、第三代对台湾的情感与认同,也希望利用他们语言及熟悉美国文化的优势,协助台湾推动公众外交,增进国际社会对台湾的认识。

今年高中三年级的胡镇宇说,他妈妈来自台湾,他小时候常常回到台湾过暑假,很喜欢台湾的食物、人们、文化和环境。他加入「海外青年文化大使」已经三年,透过办各种活动,分享、体验、和推广台湾文化,已经超过数百场。

胡镇宇说,作为「海外青年文化大使」,他与其他成员合作筹划像「穿木屐躜鲮鲤」这样的游戏,「提供各种了解台湾的活动和学习机会,完全由学生主导,我们很想做各种推广,我们觉得台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被忽略的国家」。

胡镇宇说,台湾的人口少,但「很多现在发生的事都跟台湾有关」,从小至越来越受美国民众欢迎的珍奶,到电脑等电子用品不可或缺的晶片。

他说,很多美国人不知道珍珠奶茶来自台湾,以为是日本的、或中国的,也不知道超过半数的电脑晶片是来自台湾公司或者在台湾生产。增进美国社会对台湾的了解,可以让他们知道台湾对美国的影响及重要性。

华府的「海外青年文化大使」成员也来自邻近的马里兰州、维吉尼亚州,以主办与台湾节庆相关的创意游戏著称,经营「Taiwan Fun」专案的华府台湾学校文化教案暨活动主任李欣怡也是该组织的咨询导师之一。

「Taiwan Fun」过去几年曾办活动介绍台湾大年初一庙宇抢头香文化、过年掷筊问运势的古早游戏。在中秋节,他们不烤肉,而是庆祝台湾民间信仰土地公诞辰。庆祝元宵节时则纳入炸寒单、夜市麻将宾果、电音表演等台湾味元素。

李欣怡指出,她成立「Taiwan Fun」的目的是向美国主流社会推广台湾文化。她受到台湾观光工厂的启发,强调运用「手作、互动」的概念,把文化推广游戏化,让「海外青年文化大使」成员从举办活动中学习团队合作,活动主题则多以台湾特有的节庆习俗为主,因为这些节庆是台湾生活的一部分。

李欣怡说,透过这些机会,让台裔二代青年认识正港台湾味的文化,是她的初衷。而二代台青英文流利,介绍台湾文化时能巧妙地从美国民众熟悉的事物切入,更容易让民众感兴趣、有共鸣。近年来,美国社会对于少数族裔的重视日益提高,台湾文化在这样的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绝对不能缺席。(编辑:周永捷)11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