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3 08:57
台股示意图。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台股示意图。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2024年5月初雪大在FB规模最大的00882讨论区里发了一篇贴文,想知道有多少投资人坚持下来,果不其然引发了广大的回响。

雪大稍微统整了一下网友们的回复,基本上还抱著的股民算多数,但是许多人很明显是迫于无奈的心情,越跌越不敢加码,又不甘愿即时止损,只能眼睁睁看著帐面损失扩大。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为了回馈广大群友的点赞支持,雪大承诺两百赞就写专文聊聊,这不就来兑现了。

都说研究一档ETF,首要研究她的选股逻辑

中国信托恒生中国高股息ETF基金(00882)追踪的是恒生中国高股息率指数,是一支成分股港股的指数。

恒生中国高股息率指数旨在反映于香港上市而非赌场及博彩或烟草行业的高股息率内地公司之整体表现。

很多人担心00882会受到大陆经济下行影响,所以越跌越不敢买,完全把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投资理念抛到九霄云外。

比起关注价格波动和市场先生摇摆不定的情绪,投资人更应该要关注企业的价值、护城河、获利能力、分红能力等。

毕竟买股票就是买生意,就是当公司的股东。

股票不是彩票,投资不是赌博。

就算公司的股价被市场先生低估到趋近于零,只要公司有资产、有获利能力,在我们心中就应该有个价值。

先来看看00882的前五大成分股:

中国宏桥:这家公司是大陆500强民营企业之一,更是全球特大型铝业生产企业和全球领先的铝产品制造商。

中国神华:这家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煤炭、电力、新能源、煤化工、铁路、港口、航运七大板块业务,以煤炭采掘业务为起点,利用自有运输和销售网路,以及下游电力、煤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实行跨行业、跨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和运营模式。

东岳集团:大陆氟矽行业龙头企业,建成了全球一流的氟矽材料产业园区和完整的氟、矽、膜、氢产业链和产业群。

中信银行:英国Brand Finance发布《2024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排名全球第19位。

中国光大银行:英国Brand Finance发布《2024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排名全球第38位。

你们觉得这些公司会因为股价下跌就不是好公司了吗?会因为股价下跌就没有赚钱能力了吗?

既然是主打高股息的指数,我们就来抽丝剥茧,好好看看前五大成分股2023年与2024年股息的变化。

中国宏桥从每股0.22元(包含期中特别分红)变成每股0.29元。

中国神华从每股2.55元变成每股2.26元。

东岳集团从每股0.6元变成每股0.1元。

中信银行从每股0.329元变成每股0.356元。

中国光大银行0.19元变成每股0.173元。

或许有人觉得并没有每家公司的分红都提升了,但别忘记这档ETF选股逻辑就是看分红,如果某家公司分红退步太多,很可能会被降权重或甚至剔除。

我想这就是买指数型ETF的好处吧?

省去了自行选股和研究与管理个股的时间和精力,把一切交给选股逻辑来操盘,让汰弱留强的机制去表演。

最后来聊聊一个市场消息,请注意此消息尚未被证实,请勿当作任何投资的依据。

这是一则关于港股通或将减免红利税的传闻有关,消息来自彭博通讯社。

内容大致如下:大陆监管机构正考虑减免内地股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时,在取得股息红利时所需缴纳的20%的所得税。

要知道,对于大陆人通过港股通买港股的时候,如果有股利会被扣掉20%的所得税。

你说这不会影响投资人的判断或意愿吗?

当然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一档股票在A股和H股存在价差的最大关键。

举例来说,中国神华的A股以2024年5月10日收盘价来看是每股40.97元人民币,港股则是每股36.5元港币(相当于33.75人民币)。

H股是不是正好接近打8折的行情。

尽管这项传闻尚未被证实,但结合监管层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态度,这个传闻为真的概率雪大认为似乎不小。

如果这个政策真的能落实,那么对于港股来说可就真的很重磅了。

一直以来,港股都是以全球价值投资人的地狱地著称。

这就如同一个魔咒,即使是A股再到港股上市的A+H股,两地的估值和殖利率往往都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会这样呢?

除了港股市场长期以来缺乏流动性导致的估值溢价偏低(对应殖利率就高)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两地实现的股息红利税率的差别。

以A股来说,如果你持股期限在1个月内取得红利,要按20%的税率征税;持有1月以上1年以内,红利税率减半为10%;持股超过1年,免征红利税。

目的是希望培养和鼓励股民长期持有和投资的理念,我认为是非常棒的举措。

但港股不同,根据目前相关税收政策,大陆投资者直接在港股投资所取得的股息红利按照2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

若是通过港股通管道投资于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非H股上市公司,还需额外再被代扣10%的所得税,加起来的高达30%。

除非是大陆股民连续持有的H股满12个月才可以免征被代扣的10%企业所得税,即便如此至少还有20%的红利税是跑不掉的。

这就导致了两地股息率和股价的巨大差异,这个问题其实很早之前就被投资者所质疑和争议,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毕竟没道理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两个市场存在如此大的价差。

2024年两会期间香港证监会主席就有过类似的建议,近期监管层在对港股五大新举措中虽然没有提到减免红利税,但这个方式符合助力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目标。

综合以上判断,雪大认为这个传闻或将成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港股的流动性那么差,导致上市企业估值得不到更好溢价,实际融资的可操作空间也大打折扣。

企业不愿意去,股民也不愿意来。

而大陆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本身就各种门槛限制重重,而且还有比A股更高且不够合理的红利税这个拦路虎,大家自然就都更加不愿意过来了。

如今这简直就是一个港股僵局,若要打破这个僵局,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港股流动性。

最简单有效的就是减免港股通的红利税,直接让资金看到减税后港股高息股更有吸引力。

如果传闻真的落地,未来还会有更大量的资金南下买港股高息股,进而盘活港股的流动性,修复港股一直以来的低估困境。

大陆目前民间巨额的存款规模、以及夸张的抢购政府低息债,这些都说明什么?

首先是股民信心不足,其次是资产荒。

现在大陆缺的从来不是资金,而是优质资产。

能跑赢长期国债利率又足够安全的产品,股市里面业绩发展稳健且高分红的资产,算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疫情之后,A股的高息股就成为了最被看好的资产,过去已经至少涨了两轮行情,分别是中特估和周期行业景气回升。

其实港股的高息股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资产,但正如同前面所说,现在拦路虎太多。

只有当政策开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革,困境才可能会得到有力解决。

如果这个红利税真的如传闻那样减免,那么必然还会有大量资金来追逐,最终填平A股和H股的价差。

在两地互联互通更加便利的背景下,这个差距几乎就可以说是无风险的套利红利了。

因此这个红利税未必是直接完全取消的,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对港股通的红筹股取消额外10%红利税率,然后引进类似A股这样的根据持有时间长短划分税率的制度。

无论是哪种方式,对于港股高股息股票来说这都会是个巨大的利好。

这类股票包含港股中大量高分红的国企、央企,这些公司刚好同时契合A股中特估的逻辑。

另外还包括一些长期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都较强的行业龙头,尤其是A+H两地上市的能源、基建、消费领域优秀企业。

至于00882会不会受到影响?

就看你们自己的判断了,毕竟雪大从来不荐股,更没有能力预测涨跌。

◎本文内容已获 雪球滚滚-两岸投资观察 授权,未经同意禁止取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