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官员骗案与日俱增,今年首季有168宗损失7亿元,当中最大损失超过2亿元。一名70女董事在2022年起,多次接获「上海公安局」、「北京检察官」来电指控洗黑钱,警告她必须接受监控及保密,其后有「便衣警员」上门提供联络用手机,要求交出银行帐户。未几,有「内地法官」指示她将逾亿元金额,分别汇到多个指定户口作调查。

至2023年底,「内地法官」声称调查将近结束,缴交保证金后可以取回所有款项;在今年初,对方称已结案,可以「销毁所有联络记录」,惟女董事照办后仍然血本无归,历时2年的骗案骗走超过2亿元。警方今年2月拘捕3名涉案女子,涉嫌诈骗及洗黑钱。

假冒官员骗案与日俱增,今年首季有168宗损失7亿元,当中最大损失超过2亿元。(资料图片)假冒官员骗案与日俱增,今年首季有168宗损失7亿元,当中最大损失超过2亿元。(资料图片)

警方今年首季,就假冒官员电骗录得168宗,损失7.64亿元,宗数较去年同期微升2%,惟失款大升3.8倍,当中最大宗损失涉及2.65亿元。

「上海公安局」、「北京检察官」促保密

法庭资料显示,一名70岁公司女董事今年4月初入禀法庭,向四间公司提出诉讼,入禀状指女董事在2022年3月至4月间,曾接获假「入境处」来电指控她涉及内地洗黑钱,其后有自称「上海徐汇区公安局科长」、「上海徐汇区公安局胡斌队长」及「北京陆检察官」联络她,需要接受24小时监视,事件须保密。

「法官」指示将逾亿元分别入帐四个指定户口

其后,有「便衣警员」上门提供手提电话作监视用途,她需掉弃原有电话,并到酒店房间写万言自白书。她随后再按指,示开立银行户口,将网上银行帐户和密码交给骗徒。

及后,有一名自称「周法官」指示她将超过1亿元,分别汇入四个指定户口作调查;至2023年底,再有一名叫「张法官」指调查接近完成,缴交保证金后可取回所有款项。

指结案可以「销毁所有联络记录」后失联

至今年年初,骗徒称案件已完成调查,可以「销毁所有联络记录」,惟其后失去联络,女董事亦未能取回失款,始知受骗报警。

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情报及骗案应变小组高级督察林沛恒强调,内地执法部门不会就任何案件透过电话联络事主。(廖雁雄摄)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情报及骗案应变小组高级督察林沛恒强调,内地执法部门不会就任何案件透过电话联络事主。(廖雁雄摄) 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情报及骗案应变小组高级督察林沛恒强调,内地执法部门不会就任何案件透过电话联络事主。(廖雁雄摄)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情报及骗案应变小组高级督察林沛恒强调,内地执法部门不会就任何案件透过电话联络事主。(廖雁雄摄) 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情报及骗案应变小组高级督察林沛恒强调,内地执法部门不会就任何案件透过电话联络事主。(廖雁雄摄)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情报及骗案应变小组高级督察林沛恒强调,内地执法部门不会就任何案件透过电话联络事主。(廖雁雄摄) 假冒官员骗案与日俱增,今年首季有168宗损失7亿元,当中最大损失超过2亿元。(资料图片)假冒官员骗案与日俱增,今年首季有168宗损失7亿元,当中最大损失超过2亿元。(资料图片) 警拘捕3名32岁至40岁女子

警方指出,一名70岁女子于2022年3月起接获假冒官员来电,要求转账供调查之用,以证明其没有参与洗黑钱案,遂于2022至2023年期间分多次向骗徒转账共2.65亿作保证金,最终受害人未能取回该笔款项,于2024年1月报案。

经调查后,警方成功拦截骗款约157万元,并在2024年2月拘捕3名32岁至40岁女子,涉嫌以欺诈手段获得财产及处理已知道或相信为代表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的财产,已获保释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