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兩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3 10:12
大陆不断宣传境外人士违反大陆《反间谍法》造成数据安全风险。(图/取自澎湃新闻)大陆不断宣传境外人士违反大陆《反间谍法》造成数据安全风险。(图/取自澎湃新闻)

大陆宣传大陆《反间谍法》事件又一桩。大陆国家安全部5月13日在社群平台公布,一名境外人员以学术合作为掩护,搜集、窃取中国非传统领域安全资料。

大陆国安部在微信公众号写道,这名自称X国教授的境外人员在本地人的带领下,在中国某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林场等地,安装了多个所谓用于考察生态环境的 仪器设备,建立多处小型观测试验场,非法大量收集了中国重要自然保护区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资料。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陆国安部称,国家安全机关根据线索,会同有关部门迅速开展工作,及时制止非法活动。X国教授对其以学术合作为掩护,搜集、窃取中国非传统领域安全数据的事实供认不讳。国家安全 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X国教授等涉案人员进行处理。

大陆国安部指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近年来打著「计划调查研究」「生态治理保护」的旗号,非法采集、窃取中国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隐忧。

大陆国安部指出,大陆个别生态环境领域企事业单位,在收集、储存、处理本地生态环境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失泄密风险隐患;个别生态环境资讯系统存在后门漏洞,成为境外敌对势力窃取中国敏感涉密数据的重要攻击目标;个别负责研发和维运该系统的第三方公司违规采集、储存、处理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对中国生态安全造成隐患。

国安部提醒,根据大陆《反间谍法》规定,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 、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以及其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资料、资料、物品,或策动、引诱、胁迫、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属于间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