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3 18:50
国民法官法庭示意图。记者萧雅娟/摄影国民法官法庭示意图。记者萧雅娟/摄影

士林地方法院今首度以国民法官法,审理陈瑞祥涉杀人案,今选任程序时,有候选国民法官担心看见血腥刺激性证据,虽然此案行凶手法为徒手勒颈,不会见血,但为维护国民法官身心健康,明天审理庭后,已安排国民法官团体咨商。

据悉,选任程序时,会先告知审理期间会有行凶等刺激证据,虽然此案是徒手勒颈,但有候选国民法官担心看到血淋淋照片。为了维护国民法官身心健康,审判长庭末谕知,明日下午庭后,将安排「国民法官团体心理咨商」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法院指出,从实到53名候选国民法官,抽出可全程到场的25名候选国民法官,再由审、检、辩三方进行个别询问,依法选出6位国民法官、4位备位国民法官,其中男性9人、女性1人;年龄31至40岁4位、41至50岁3位、51至60岁2位、61至70岁1位;学士6位、硕士及专科各2位;职业包含电子加工业、保险业、运输业、自营业、金融业、公务员、服务业、旅游业、医疗业等。

国民法官今宣誓后,聆听审判长的审前说明,与3名职业法官审判长蔡守训、受命法官陈铭埙、陪席法官张毓轩,共同组成国民法官法庭,从今下午起审理陈瑞祥涉杀人案。

公诉检察官今开审陈述,计程车司机林男去年4月6日,在清明连假结束后第一天,如往常到汐止车站排班载客,却遇到前晚喝醉的陈瑞祥,陈在6点23分许走到林的计程车后方小便,两人发生争吵,陈隔空呛声「俗辣!你不敢打!」等语,两人拉扯陈倒地后,趁林跌坐在地,踹踢林、蹲坐林后方,用手环绕脖子勒脖,见林无力举起手,还不松手,改用跪坐姿势一手捶打、一手勒脖,导致林到院前失去生命征象,当日上午8时许不治,咽喉部的会厌软骨充血,甲状软骨骨折导致窒息死亡。

检方称,将播放勒颈过程的每秒截图的行凶证据,现场目击者刘姓排班计程车司机、路过民众等笔录,也会提出精神鉴定、陈瑞祥抽血酒精浓度等证实平日及案发前心智状态,还有提出此案到场警员的笔录及秘录器,证实陈瑞祥案发前后路倒、行凶后状态。

此案将传唤精神鉴定人刘英杰医师到庭,解剖鉴定人医师孙家栋,则透过远距视讯作证,届时,辩护人、检察官、国民法官皆可依序提问,请国民法官公正判决。

陈瑞祥辩护人今指出,陈因生活不如意,长期饮酒酒精中毒,案发前陈饮酒后搭计程车离开,但在途中下车路倒,有给司机车资,太醉了走路不稳,曾向警察说要在池塘,要去钓鱼等语,「此案不是酒驾案件,法律不是处罚饮酒行为」请国民法官判定,此案是小争执后杀人,还是酒精中毒发生的意外悲剧?

审判长指出,此案争执事项为,被告遭检方起诉的犯罪事实,究竟该当杀人罪未必故意,或伤害致死罪?被告在本案行为时,是否有正当防卫?是否有监护处分、酗酒而犯罪刑之执行前令入相当处所施禁戒,多久适当?

陈男案发后遭警方当场逮捕,对员警说「我喜欢你们」,酒醒后声称「断片全忘了」直到国民法官庭准备程序时改称,只是想保护自己,但酒醉出力没有办法控制力道,认犯伤害致死罪。诉讼参与人、死者胞妹林女士日前表示「我哥走了,没办法说话,陈已经踢了哥哥,为何还要勒颈?到底是死者防卫,或是被告防卫,应调查清楚」

国民法官法庭示意图。记者萧雅娟/摄影国民法官法庭示意图。记者萧雅娟/摄影陈男在新北市汐止火车站前广场涉嫌动手勒毙计程车司机林男。图/本报记者翻摄陈男在新北市汐止火车站前广场涉嫌动手勒毙计程车司机林男。图/本报记者翻摄陈男涉嫌勒毙计程车司机林男,警方上铐逮捕陈男。图/本报记者翻摄陈男涉嫌勒毙计程车司机林男,警方上铐逮捕陈男。图/本报记者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