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13 20:33

江苏连云港的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最近获得国务院批复,标志着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即将启动。作为全球首个“核热光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与中国核电旗下田湾核电站1-8号机组相互耦合,形成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对于调整区域能源结构、科学利用浅海滩涂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在用能需求高但土地资源紧缺的江苏,大型陆地光伏项目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海上光伏则成为一片全新的发展蓝海。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指出,相对于陆上光伏,海上光伏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海上空间更为广阔,可以避免土地资源的争夺和占用,提供更大的发展潜力。其次,海上风能较为强劲,可以提高光伏和风电的协同发电效率。此外,海上光伏的用海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不影响农地、生态环境,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且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淤涨。海洋滩涂具有遮挡少、阳光充足、资源聚集等优点,适合建造太阳能光伏电站。

目前,江苏光伏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无锡、常州、苏州、盐城、宿迁等地构建了多个产业集聚区,主要产品产量和产能连续10多年保持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江苏省工信厅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75亿瓦时(GW·h),占全国产量比重32%。

江苏省发改委于2023年5月印发《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旨在大力发展海上光伏项目。规划分两步走,到2025年,力争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500万千瓦左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到2027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全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

光伏发电正在实现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海上光伏作为新兴项目,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天合光能的全球组件产品专家辛朝指出:“目前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海上环境复杂,需要抵御风浪、盐雾等不利因素,使得光伏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更加昂贵。此外,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谨慎处理环境保护问题。”

未来,江苏将继续加强海上光伏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同时积极探索海上光伏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如与海洋渔业、海上风电等,实现产业间的互利共赢,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长三角

南京港至上海港外贸内支线直航首航开通

5月9日,南京港至上海港外贸内支线直航首航开通。该航班将为南京江北、安徽皖东、皖北地区和苏北地区外贸企业提供直航班线,可解决腹地区域集装箱货源直航舱位不足的短板,满足外贸企业运输需求,极大节约外贸集装箱运输成本,推动长江经济带全流域联动发展。(来源:新华日报

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江苏无锡举行

5月8日,首届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无锡市梁溪区开幕。会上,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联盟成立,梁溪区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成立“校地引才联盟”,并引入8家机构入驻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来源:新华日报

经济

上海“五一”线上线下消费超530亿元

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上海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30.3亿元。其中,线上消费235.4亿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8.3%。线下消费308.1亿元,其中包括外来消费149.0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7%。消费人次1448.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9.1%。境外游客客流超10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62.2%。(来源:文汇报

浙江启动商品市场服务增值化改革,助力市场高质量发展

浙江近日启动商品市场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百家市场十进服务”活动,涵盖质量、标准、检测等十项服务,通过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以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随着浙江商品市场年成交额突破2.3万亿元,各界对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市场功能的需求愈发迫切。优化、功能提升需求迫切。今后,浙江将持续加强服务实用性和集成性,构建稳扎稳打工作机制,助力市场繁荣。(来源:浙江日报

产业

上海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算力高地

近日,上海临港新片区提出,到2025年,新片区将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基础算力和超级算力协同的多元算力体系。大力提升算力规模与效能,力争总算力超过5EFLOPS (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智算占比达到80%,PUE(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控制在1.25以内,算力产业总体规模提升至100亿元。(来源:文汇报

上海制造吨级以上eVTOL海外首飞

当地时间5月6日,上海峰飞航空科技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在阿联酋完成海外首飞,这也是中国吨级以上eVTOL海外首飞。峰飞已先后与阿联酋猎鹰通航服务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中东地区就eVTOL技术落地和市场运营展开一系列合作。(来源:解放日报

安徽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近日发布《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抓住航天数字建设机遇,加速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开展空天信息创新引领、低空经济应用拓展、商业航天建链集聚、深空探测创新策源、卫星应用场景牵引、空天信息生态营造等六大行动。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30年,累计生产100发商业火箭及发动机。(来源:中安在线

民生

安徽发布即时配送行业发展规划

安徽近日发布《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安徽即时配送订单量或将超过45亿单,年均增长18%以上。《意见》重点支持城郊大仓基地建设和物流枢纽功能全覆盖,逐步完善低空智联设施网络,加快无人机配送等新技术应用,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督促企业与配送员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劳动权益。(来源:中安在线

江苏深化挂号制改革,以改革之“医”祛民生之“痛”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施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实事方案》,开始实施“一号管三天”。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减少重复性挂号,解决群众就医痛点,受到广泛好评。(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郭颖珂、陈思泽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