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3 21:01
楠爷的回答

相对X100s和X100s Pro的常规更新,以及移动影像“灭霸“X100 Ultra的发布,这场线上发布会最核心的信息点是:vivo已经形成了移动影像领域独一份的“BlueImage蓝图”摄影生态,涵盖光学标准,硬件设计,影像风格和性格等一整套独立的价值体系。这是也是我今天要重点评价的东西,这可能比某个现象级产品对vivo,对行业,对消费者更有远期价值。

BlueImage蓝图——独立性格,V单风格,移动影像发展进程的下一站

BlueImage蓝图,将决定vivo在移动影像领域的未来走向。向全球先进的行业巨头学习,联合研发,解决移动影像领域的技术问题,这是手机厂商们努力的前期方向;而现在,如同摄影爱好者们侃侃而谈的镜头群和成像风格那样,vivo率先在行业实现了属于自己的光学生态和影像风格生态,这可以称之为移动影像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意味着有手机厂商在蔡司这类光学巨头的肩膀上,通过技术的兼收并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BlueImage 蓝图”。

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类似于佳能、富士、索尼、徕卡这样的独立性格,这是手机厂商们要努力的下一阶段方向。前段时间,有一些消息透露,手机厂牌们对联名影像已经感到“厌倦”,未来会有些厂商作出新的尝试。而从vivo与蔡司日前发布的联合声明看,这种“厌倦”,其实来源于联名厂牌得到的风格和性格,并不属于手机厂商本身,做的再好,也只是光学厂牌的在移动影像领域的实践罢了。

5月8日,vivo与蔡司正式签署全新联合研发扩展协议

而从目前实践看,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国手机厂商们借助光学厂牌们的评测标准,镜组技术,镜片镀膜技术,对焦技术,实现了过去光学厂牌和其他国外品牌联名时不曾获得的产品价值。以vivo为代表的手机厂商们,真正让光学厂牌们见识到了小型光学设备借助算法和AIGC,能到达的极高成像质量。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新时代的光学厂牌与手机厂商联姻,更多的是相互赋能。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影像风格和性格,往往伴随着厂牌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被无数佳作反复表达。这种性格传承给手机厂牌之后,也会让手机成为这种风格和性格的附庸,从而丧失独立性。而目前国内这几家手机厂商已经洞察到这个问题,正在做出改变。毕竟你学得再像,那也是传统光学品牌的性格,不是你的。

James Webb 深空望远镜的NIRSpec近红外摄谱仪关键组件,来自卡尔-蔡司

蔡司,作为一个百年的光学大厂,产品线涵盖:镜头、镀膜、天文与深空观测、半导体关键组件(光刻机)、医疗健康等,是真正的全产业光学大厂。

蔡司HIGH-NA-EUV LITHOGRAPHY 光刻机关键组件

现在有个很搞笑的问题叫做:什么是德味照片?味道浓郁,暗角明显,反差强就是德味吗?作为德国最老的光学大厂,蔡司的镜头有这个评价吗?蔡司的镜片有这个评价吗?所谓德味,无非是德系相机厂商们的成像风格而已,是个性化的,徕卡的德味、禄莱的德味是一回事吗?离德国不太远的哈苏和仙娜,是德国亲戚味道吗?都不是。本来世间就只有徕卡味、哈苏味、禄莱味,哪有什么德味。作为他们中间最杰出的产业代表,蔡司所体现的德味,也不是什么暗角和反差,而是精确的光学指标和精妙的镜头结构设计。建立光学标准和解决光学难题的方法,这是蔡司能给到vivo的核心价值。

截至到今天,vivo与蔡司的关系,既不是贴牌,也不是联名厂牌,而是基于vivo“自研与共研”业务模型下的规范实践。BlueImage蓝图,需要蔡司,但不止于蔡司。蔡司2024年的Slogan叫做Seeing Beyond(挑战想象力的极限),这跟vivo当前的影像理念一致。技术和产品,由vivo与蔡司去挑战想象力的极限,一如本次发布的灭霸X100 Ultra;应用与场景,则让用户挑战自己想象力的极限,只要你想得到,X100 Ultra就敢陪你拍的到。

当社交媒体上还在争吵10X变焦谁的边缘更清晰,X100 Ultra已经可以做到450mm(大约20X变焦)上去甄别猎鹰眼睛里人物的倒影了。“看清楚,这是真Ultra”,体现了vivo BlueImage强大的技术自信和完善的逻辑体系。也充分实践了从X70 Pro+以来的价值观:大众化的专业影像,专业技术由vivo来解决,大众化创作由用户呈现。过去你得扛大炮出门,现在只需一台手机。

当代中国,最伟大之处莫过于全球领先的供应链体系,在这个体系下,稍微有点实力的厂商都可以做出一台全球70分水平线以上的手机或者新能源车。但是,在如此成熟的产业链下,下一站的方向在哪里?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吸取全球先进的技术经验,找到真正领先的战略方向,并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这其实是摆在所有中国制造商面前的难题。

拿全球巨头的技术和产品,容易迷失自我方向,跟着巨头的战略走;和国外隔绝,自己闭门造车,又容易脱离实际,脱离全球潮流,丧失战略主动性。所以,规范自有的研发模式,是制造商们在意识和战略上必须要做出的决断。vivo的蓝科技体系和BlueImage蓝图,就是基于复杂竞争环境,洞察自身优劣势的战略选择。

我们刚从联发科2024开发者大会归来,vivo作为开发者大会的核心合作伙伴,已经和联发科形成了强劲的“共研+自研“伙伴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天玑9系列的产品线,爆发出令人惊艳的能力,一雪前耻。之前我们提到过一个概念:供应链其实与消费者/客户离得很远,懂客户的永远都是解决方案公司和整机厂商。其实不存在脱离下游整机厂商,供应链芯片厂能设计出什么靠谱产品的事情。没有需求分析和需求来源,怎么设计芯片呢?所以大家也别整天觉得上游对下游能卡脖子,下游把你的需求模型断了,你上游怎么设计芯片?大家本来就是共生关系,又不是敌我矛盾。

vivo X100s/X100s Pro:承前启后的小迭代

回到今天发布的产品,首先是基于天玑9300+ SoC的vivo X100s和X100s Pro。在vivo的支持下,联发科天玑9系以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六边形战士,性能、影像、AI、游戏、通讯、能效比和消费者/OEM口碑达到联发科的历史最佳。消费者们不再刻意考虑SoC厂牌,而是更看重实践效果。从整体配置上来看,X100s和X100s Pro相对年初改进有限,X100s的外观改进最大,从标准的曲面造型改成了纯直屏机。

作为直屏手机的爱好者,盼望这种改变已经很久了。业界已经有一些友商率先做出改变,并且效果不错。至于vivo为什么这次只在X100s上做出了直板改变,而没有一次到位的全系改变?真实原因未知,但是从手机SKU销量分布,消费者特征和产品技术特征上做一些推理:

首先,在4K到6K这个市场区间,华为、vivo、小米、OPPO、荣耀当前基本是个缠斗的格局;在这个区间内,苹果的产品以iPhone15和之前型号标准版为主,标准版的苹果用户,大多愿意购买N-1代的iPhone标准版。这既是苹果的品牌效应,也是多年消费者心智渗透的结果,这是相对比较容易松动转变的群体。这在X100、米14、Find X7这三大产品的成功就看得出来,苹果用户没那么难争取。这三大产品线的净流入客户里,苹果是最多的,安卓品牌互转反而没那么多。那么,这就证明了一个问题,照顾iPhone标准版用户习惯做个直屏手机,可能会更受净流入客户的欢迎。至于自己的铁粉,没关系,只要产品好,怎么都好说。

其次,为什么X100s Pro和X100 Ultra没顺道改成直屏机。从技术上来说,一台影像大旗舰改成直屏机带来的体验问题和手感问题不可忽视。哪怕对iPhone15 Pro MAX来说,东亚用户也没几个用户说这玩意手感好的。其次,安卓高端品牌,目前依然以微曲面为主,虽然有直屏的趋势,但现在改成直屏机,用户的接受程度是个问题。所以,目前都改成直屏机恐怕不太现实,还需要再观察半年的时间。下一代X系列,可能会有个重大的改变,当然,这个改变也是和市场大环境的改变相辅相成的。

回到X100s本身,我个人唯一的槽点,就是宽度能不能减到73mm左右,其他都还好。整机的精致程度,符合X100s的用户定位。相对X100的落日橙和星轨配色,本次改成了青云和钛色。我们这台是青云配色,在光线折射下,有一种山峦层次的美感,拿在手上宛若一块青玉,感觉很好。X100的镜头装饰环,采用弯月、落日两种设计,本次因为模组位置提高,而且工程匹配的需要,全系都改成了落日风格,也节省了解释的成本。虽然我觉得有点图省事,处理方式不够优雅,但也还算说得过去吧。

至于X100s和X100s Pro的实战效果,除了大核高达3.4Ghz的天玑9300+再创性能纪录之外,就是影像能力相对X100发布初期有了明显优化,AIGC和蓝心小V也在不断迭代进化,使得X100s和X100s Pro变得更好用,出片更容易,更智能了。实际样张可以参考我之前拍的X100和X100 Pro评测:

如何评价最新发布的 vivo X100 系列?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最新发布的 vivo X100 系列真实体验如何?3999 元起是否值得购买?

当然,我们这次也拍摄了一些能说明问题的样张,其中几个比较明显的改进如下:

首先是在超逆光和烈日光线下,最新的算法系统会柔化光线和优化曝光参数,同场景下相机基本过曝,X100s系列会维持一个非常好的画面观感,而且光线柔和,这种过去必须后期调整的工作,现在被算法覆盖了,对普通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摄影师们一般不喜欢早晨11点的夏日阳光,因为太烈,太硬,但一个普通的用户用X100s系列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唯一担心的应该是防晒吧。

其次是X100s的算法加强了人文摄影和扫街的效率,更快速的对焦,更好的光影表现,更强劲的全场景适应能力。蔡司给了vivo关键的光学技术和评价标准,而vivo自己为照片的性格注入了属于蓝厂的灵魂,这其实很重要。下面是几张肖泉滤镜加持下的随拍:

最后是日常法师系人像拍摄,X100s改进了肤色算法,我们手上这台X100s终于不会莫名肤色发红了。目前手机拍人,很多时候肤色会莫名其妙泛红,几个厂商一直都在优化这个问题,至少X100s上表现还是不错的。

最后有个小Tips,蔡司水印中可以增加BlueImage标识,喜欢简约风的朋友可以选用。最新的软件版本也开始支持AIGC消除功能,这是个很实用的东西,无论是消除路人,干扰元素,还是消除身上的瑕疵,都很实用。

灭霸X100 Ultra:BlueImage蓝图大战略的规范实践,移动影像新开端

关于X100 Ultra的实测,我们会在系统稳定之后推出与索尼A7R5系统的参考评测。本次评测的A7R5,会准备G大师8514,FE 100-400mm变焦镜头。如果说X100 Ultra从体验上解决了什么用户的需求问题,毫无疑问,它解决了200-450mm的画质问题,也彻底解决了85mm这个白金焦段的人像问题,顺道解决了超长焦微距的拍摄问题。从此,池塘边拍蜜蜂,或者廉价座位拍演唱会的刚性需求,被完美解决。

如果大家非要问一个:X100 Ultra到底怎么样?能吊打其他吗?方方面面吊打我不敢说,毕竟也没一台相机能无死角吊打其他相机。但X100 Ultra在常见的典型场景中让用户基本不再需要相机:全风格人像拍摄、全风格风光拍摄(注意,是全风格,不是某些特定风格)、超长焦静态对象拍摄、长焦与超长焦微距拍摄、长焦动态视频拍摄,以及当下独一无二的,基于IP69和IP68双认证的浮潜拍摄。这可能是目前第一台从硬件到影像算法,都可以支持浮潜深度拍摄的手机,当然,对于不会潜水的你,去拍海洋馆和家里的鱼缸,也是可以的。

虽然我现在懒得再说硬件参数了,但不得不说,vivo X100 Ultra能摆脱一堆虚头八脑的营销名词,用技术来实现营销逻辑,这就是德国技术+中国自研体系的重大成果。这个参数表,拿出来也是灭霸级,经得起专业用户挑刺,这远比什么底大一级压死人江湖花边传闻有技术含量多了。

过去我们说,手机面对超高速对焦,超长焦,超暗光,极限恶劣环境(超低温,超湿度,水下,高温等)的拍摄无能为力,从而扩展到新闻摄影、体育摄影、野生动物摄影、水下拍摄、极地拍摄无能为力。那么X100 Ultra站出来为移动影像的最后困难场景进行了深度探索。

零下20度意味着大多数消费电子设备工作都异常,X100蓝海电池却可以正常工作我不知道一万以下,手机相机全算在内,除了这个还有啥可选的

我们相信,接下来大量的摄影师和普通旅行者,会使用X100 Ultra实践上述这些不可能。请记住一句话,靠手机这么小的设备和一英寸的迷你传感器实现这些拍摄是不可能的,但是在AI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超分辨率算法的完善和生成式AI的高速发展,让手机捕捉与生成准确影像,真正成为魔幻现实。在一台超高算力的终端上,配合优质的光学基础,实现Seeing Beyond,没有什么不可能。

今天这场发布会规模不是太大,可能蓝厂的大招都憋在年底的新X系列上了,但这场发布会反应出来的行业趋势,却是不可忽视的。相对产品本身,我更关注“自研+共研”的规范能带给蓝厂怎样的长期价值。而对于用户来说,复杂的技术准备,都交给厂家完成,用户只需要用X100 Ultra捕捉感动自己的每一个瞬间就可以。移动影像最伟大的价值,就是给了普通人随时记录自己平凡,但又充满闪光点一生的机会,让大家在想回忆自己感动一刻的时候,能找到那个瞬间,这是相机不可能具备的能力。在这个出发点上,手机厂商们在手机影像功能和性能上怎么卷,都是有意义的,毕竟现在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对于消费者,少一点参数上的扯皮,多一点创作上的心思,人生会更精彩。我想这也是感动常在,影像从心,超越所见这类Slogan的终极目标。相机很难完成的场景,手机有机会去完成,这就是vivo X系列不断精进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