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14 06:54

2024年5月10日,南昌,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护士核对输液滴数。视觉中国 资料图

据央广网5月12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达到563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超过80%。但医护比不到1∶1.2,注册护士数量缺口仍然不小。此前有政协委员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全国护士缺口接近400万人。

护士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现实中,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待遇差、职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护士群体,导致队伍流动性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护士数量缺口不小。要想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必须使医护比总体达标。而要实现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的“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这个目标,既需要从增量环节入手去弥补缺口,也需要从存量环节入手防止现有护士流失。

从媒体报道看,不少地方床护比远低于我国规定的“不得少于1:0.4”。这既让不少护士身心疲惫有转行之念,也导致年轻学子不愿加入护士队伍。所以,留人是确保医院护士队伍稳定、服务质量稳定的第一步。这就要降低护士工作强度,提升护士收入待遇,进而提升护士职业认可度,避免人才流失。

同时,要注重引人,这既要鼓励学校增设护理专业,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为护士队伍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也要从提升护士职业稳定性、待遇、荣誉感等方面入手,吸引年轻学子报考护理专业,加盟护士队伍。

弥补缺口,既需要制定好时间表,也需要设计好路线图,只有明确目标任务,并把相关任务分解到每年,才能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标。

我们也要看到,仍有部分护士存在学历不高、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与我国医疗体系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距离,提高护士服务质量问题不容轻视。这需要相应的政策设计,《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经作出一些安排。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卫健委已启动了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这一计划的实施效果可期。

此外,“互联网+护理服务”与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带来的护理需求,都意味着在未来护士是个“朝阳职业”,这样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可以激励更多人选择护士作为终身职业。随着护理行业的不断壮大,护士的角色也有望从单一的临床护理提供者转变为集护理、教育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健康服务专家,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和保障公众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