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4 07:49
德国的社会福利琳瑯满目、目不暇给,目的就是「一个也不能少」,由此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共同体。路透德国的社会福利琳瑯满目、目不暇给,目的就是「一个也不能少」,由此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共同体。路透

原来,大同世界不是乌托邦。2500年前,孔子在《礼记》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已经实现了:任何人都不会被遗弃,不管是失业、孕妇、穷困、老幼残疾、…都能得到尊严和照顾,这个地方就是芬兰、瑞典、丹麦、德国等等西欧福利国。

在整个西欧国家中,德国的社会福利并非最好,但是因为我本身留德,对德国比较熟悉,因此就举德国的例子来说明,德国政府是怎么照顾德国家庭的(见表),据此,读者可自行比较台湾。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一个新婚家庭通常要面对的问题:孕产、托育、小孩上学、工作与育儿之间的选择等等,所有这些难题,德国政府都有解决方案,而且很实惠。

德国妇女在产前6周至产后8周,不得从事任何工作,而且,有钱可拿,即14周的工资。若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受伤、多胞胎、早产等情况,孕产保护期将延长至产后12周。

孩子出生后,需要父母亲的照顾。这时候,德国政府出了4招:育儿假(Elternzeit)、父母奖励金(Elterngeld)、孩童津贴(Kindergeld)、公立托育和幼儿园,以方便家长能兼顾工作与育儿。如果孩子要自己带,那么,德国政府允许照顾一个孩子的育婴假长达6年,也就是母亲3年、父亲3年,这是最长。当然,育婴假期间,雇主不得解雇。

父母自己带孩子,没工作怎么办?政府会发父母奖励金。父母奖励金是税前工资的67%,但不低于300欧元/月,不高过1800欧元/月,一般可领14个月,最长32个月。

不管父母亲有没有工作或是有钱没钱,德国家庭都能得到政府发的儿童津贴:一个小孩,目前是每个月250欧元(每年都会根据通膨指数调整),要是有4个小孩,那就是月领1000欧元(折合台币约3.5万)。可以领多久?领到满18岁。如果18岁之后,小孩读大学,则可领到满25岁。

此外,有孩子的家庭,每年每孩有4000欧元的抵税额度,直到满14岁。针对单亲家庭,德国政府每月发给儿童抚养费(Unterhaltsvorschuss),分别是0-5岁最高230欧元,6-11岁最高301欧元,12-17岁最高395欧元,以弥补缺少父爱或母爱带来的经济劣势;针对收入不足的家庭,可领每月每孩292欧元的儿童附加补贴(Kinderzuschlag)。

作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的发明国,3-6岁的德国小孩都有权利上幼儿园,如果是低收入户(德国的低收入门槛不像台湾的没有人性),那么费用全免;在托育部份,因为工作或就学确实需要,满2个月就能托婴,以方便父母亲回到职场或不中断学业。

不管是上小学、中学、大学,包括读博士班,在德国都是免费的(连我这个外国人在德国读博士也是免费的),这就大大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自然也就不需要申请助学贷款,也不会出现缴不起学费而失学或辍学的情形,因此,人才不容易被埋没。

什么叫社会福利?这就叫做社会福利。事实上,德国的社会福利琳瑯满目、目不暇给,目的就是「一个也不能少」,由此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共同体(Gemeinschaft)。

社会福利就像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是增强国力的法宝,而不是一般人所认知的救济。早在1717年,在全世界,还没有哪一位君主认识到义务教育的战略价值的时候,德国(那时叫普鲁士)就已经颁布了《义务教育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贵贱,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德国正是借由「救济」(你没钱读书,政府免费提供)在欧洲后来居上,赢得了大于英国法国的综合国力。

那么,社会福利的战略意义在哪?社会福利能凝聚人民的向心力、增加就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对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破坏起到缓冲作用、释放人民的创造力,进而大大增强国家竞争力,每一个人都受益,包括有钱人。

你以为芬兰、德国这些政府笨吗?他们是有远见的政治家,哪里像台湾的政客无知又自大,又或者聪明绝顶却是出卖良心呢!

「出生在芬兰,就像中了大奖(Being born in Finland is like winning the lottery)」,这是在芬兰经常听得到的话。是否也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孩子也可以说:「出生在台湾,就像是中了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