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4 11:44
新竹市长高虹安(中)去年才在中小学校长会议上介绍即将上任的教育处长陈木金(右),但陈木金做了8个多月就请辞。本报资料照片新竹市长高虹安(中)去年才在中小学校长会议上介绍即将上任的教育处长陈木金(右),但陈木金做了8个多月就请辞。本报资料照片

新竹市长高虹安官司缠身,5月再度密集开庭,恐影响竹市小内阁人事。高上任1年4个多月,辞职的局处首长多达6人,尤其教育处长陈木金昨正式离职转任市府顾问后,形成行政处长与教育处长「二度出缺」,是历任竹市长罕见。5月20日市议会定期会开议在即,重要局处长仍悬缺,引发朝野攻防。

新竹市政府回应,人事调整为各县市政府普遍现象,市府积极回应议员关切,配合调阅2014年至2024年各局处首长任期资料,发现高虹安上任后并无特别变化,悬缺时间也较前市府短暂;前市府时期曾有多个局处发生首长悬缺1年以上,或事务官副首长代理超过1年。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市府进一步说明,前市府时期教育处长曾轮替6位处长,期间单次悬缺首长1年6个月;都发处长轮替5位,曾单次悬缺首长2年4个月;地政处长轮替5位,曾单次悬缺1年5个月及1年;卫生局长轮替4位,累计悬缺超过3年。

高虹安1年多来小内阁人事震荡,邻近的桃园市长张善政、苗栗县长钟东锦同样都是「改朝换代」,鲜有局处长离职。张善政小内阁,直辖市规模32个局处仅秘书处长、客家局长换人,其余为新增或整并局处而异动人事,钟东锦局处长异动以退休为主。

据统计,高虹安前年12月25日上任以来,包括行政处长谢泊弘、教育处长童凤娇、行政处长吴皇升与教育处长陈木金请辞或离职离开新竹市政府,副市长蔡丽清、文化局长钱康明「被离职」。其中,副市长出缺4个多月最久,由民众党籍前立委邱臣远接任,行政处长则面临二度出缺,悬缺未补已1个多月,是否对外觅才或府内异动仍是未知。

民进党多名市议员都对高虹安任内局处长异动表达不满,议员曾资程质疑,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爆出在台北市长任内疑有图利财团争议,高虹安同为民众党籍,多名局处长相继离开,「会不会跟台北市有类似情节?」先安全下庄,避免陷入不必要泥淖。

议员杨玲宜批评,高虹安部分局处长的官位充满政治人事酬庸交换的意味,无论是担任立委或市长的角色,高虹安自始至终都无法展现领导者应有的表现,「带人却无法带心」,局处长不断求去,其领导统御能力确实出现极大危机。

国民党市议员吴旭丰说,市长的官司动态确实是关注重点,但就整体而言,局处长若非行政体系出身,在背负许多政治压力与操作之下,尤其又是学者出身很容易会适应不良;局处长要有专业之外,也要有面对政治议题的智慧。

「呼吁高虹安要找到对的人,先安内再攘外。」吴旭丰说,行政处长与教育处长都会由副处长暂代,局处业务要持续按SOP执行「不能落钩」。为了府内运作与人事稳定,建议高虹安先让潜在人选入府熟悉业务与运作,确认可胜任局处长重责再上任。

民众党市议员李国璋与宋品莹则指出,前市长林智坚任内光教育处长就换了6位(不含代理),平均1年换1位教育处长,更曾经出现「21个局处有4个局处长悬缺」、「卫生局长悬缺33个月」等状况,怎么那时的绿营议员们不跳出来指责,现在却跑出来指责人事更迭反而较少的高虹安?难道又是「绿能,你不能」?

新竹市长高虹安上任1年4个多月,辞职离府的局处长多达6人。图/新竹市政府提供新竹市长高虹安上任1年4个多月,辞职离府的局处长多达6人。图/新竹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