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4 14:35
汽车人高工的回答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至今也只不过十年的时间,智能网联车的发展也只不过五六年的时间,而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中明确指出,2025年、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目标定为了45%和60%,可2024年四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了50%,等于是提前好几年完成了目标。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之快绝无仅有的。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如此内卷的新时代,车型与车型之间“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在动力层面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别了,因为电机的因素,十几万的车都可以做到燃油车时代上百万车型才能做到的零百加速,而且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动力上并不能拉开多大差距,寻找差异性成为了车企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事,“汽车智能化”就被拉到了台前。车企们比的就是谁的车型搭载的智能驾驶功能多、功能全,谁的车更智能,尤其是互联网造车进入汽车行业之后,这样的趋势更为明显。“卷智能化”让各车企们乐此不疲!更有甚者,一些车企不管智能化配置开发到何种程度了,先把营销做出去,先上车量产,依赖后期软件OTA来完善软件,这是一种多么不负责的表现!

此外,“广告法”现在好像完全被汽车企业所舍弃了,广告法规定,企业不能使用“极限性”的词(最好,世界级,第一等等)来过分宣传或虚假宣传自家的产品,最经典的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是因为这条规定被修改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几年车企的发布会,什么“50万、100万1000万以内最好的SUV”,居然都没有人去控告这些车企的宣传严重违反广告法!智能驾驶的过度宣传以及“避重就轻”的宣传是肯定的,这严重误导了民众对智驾功能的认知,就像前一两年,一些车主甚至在高速上开着智能辅助驾驶睡觉、看手机聊天,这是多么危险!在功能使用普及不到位的基础上,用户出现驾驶事故就变得很平常了!

再有国家经济或者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绝对是一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期。新能源汽车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的确让汽车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这就像国家经济发展一样,过去的三四十年国家注重经济的高增长,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车型或技术的迭代周期相比燃油车时代已然加快了很多倍,如今几乎每个月车企就会有一款车型或新技术发布,这样的迭代速度势必对一些技术的安全验证有一定影响。我们要清楚一项技术功能被开发出来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对此项功能做各种技术验证就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就肯定会出现软件都在市场上流通了,相关的验证工作还在做的窘境,用户成为了切切实实的“小白鼠”。这样的事更多发生在最近几年步入汽车行业的互联网车企,相关的软件验证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这一点上,传统车企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虽然转型较慢,但安全性和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如今,脚踏实地的造车,脚踏实地的钻研技术成为了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