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4 16:24
台北市更新处今公布山限区都更都审原则。图/更新处提供台北市更新处今公布山限区都更都审原则。图/更新处提供

北市力推都更加速,去年12月修正公布「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条例」,开放位处非地质敏感区山坡地、山限区内危险建物可都更,但超过一定高度须经都市设计审议。台北市更新处今公布审议原则,韩建物高度30公尺以下、满足建蔽率最大化、不做挑空设计及夹层、容积总量检讨分析,受惠对象超过130个社区。

更新处表示,依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条例第18条,依水土保持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条例规定公告的山坡地,以及北市公布的「台北市都市计划划定山坡地开发建筑管制地区(山限区)」,范围内非位处地质敏感区的危险建物(海砂屋或耐震能力不足),得经市府依法迅行划定更新地区以办理都更重建,并酌予放宽建筑物高度及建蔽率。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而且,如因基地条件限制,未能依核定后之容积重建者,得透过都市设计审议或都市计划变更检讨建筑物高度。更新处以第二种住宅区为例,现行规范建筑高度最高为21公尺、建蔽率最大为50%,如因基地条件限制而有高度放宽需求者,便得透过都市设计审议突破21公尺高度限制。

北市府今天公告「山坡地及山限区危险建物都市更新案经都市设计审议检讨建筑物高度」审议原则,明确规范在建筑高度最高至30公尺前提下,实施者于建筑设计时,满足建蔽率最大化,楼高除地面层4.2公尺为上限,其余楼层最高3.6公尺,且不得做挑空设计或夹层。

另应检附容积总量检讨分析,说明建筑物高度放宽前后的建筑量体比较、视觉景观模拟、交通影响分析,即得经都市设计审议委员会审议检讨建筑高度。

更新处进一步说,因应逐年加剧的极端天气事件,今年地震频繁,促使民众思考提升居住安全,市府检讨项目明确化,今公布审议原则,适用对象包含文山、内湖、南港、士林逾130个社区,盼提高行政效率、简政便民,加速都市更新推动。

北市府今年全面检讨山限区范围。图/北市都发局提供北市府今年全面检讨山限区范围。图/北市都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