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5 15:00
骨科医师叶文凌指出,若是为了肌力训练,大可以透过重量训练,并透过教练的引导,避免受伤,一般民众没有经过肌肉训练,就直接猛力起立蹲下,「髌股骨关节」平时已承受人体最大的压力,蹲下时受力再度加大。图/123RF骨科医师叶文凌指出,若是为了肌力训练,大可以透过重量训练,并透过教练的引导,避免受伤,一般民众没有经过肌肉训练,就直接猛力起立蹲下,「髌股骨关节」平时已承受人体最大的压力,蹲下时受力再度加大。图/123RF

「16蹲」近来在网路上相当热门,更引起挑战热潮。健身艺人、舞蹈老师潘若迪本日前也上传他的挑战影片,影片中他短时间内「连续、快速」起立蹲下16次,结束后也脸不红、气不喘,更说「我60岁、你可以吗?」不过骨科医师急呼吁「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尤其2类人,膝关节更容受伤。

开业骨科医师卢异光表示,16蹲的快速起立蹲下对肌肉来说压力相当大,蹲下又站起来的过程中,肌肉得要瞬间收缩到最底,起身时肌肉又要放松到最宽,「运动员都要经过暖身才能进行」,民众千万不要轻易挑战。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卢异光指出,没有充分暖身状况下,民众恐怕姿势错误,导致强迫肌肉群没有放松下不断进行起立蹲下,即使平常有做肌力训练都会受伤,何况是平时若没有肌力训练的人,前阵子当红的「科目三」都造成许多民众受伤前来求诊,「16蹲」千万要小心。

卢异光说,任何年龄层的民众都不要「一次就挑战16蹲」,一开始先从1、2次开始,一旦有不适症状就赶紧停止,循序渐进做好肌力训练再来挑战,对关节来说也容易磨损,有些民众韧带不好,已有点松动,更要小心,千万不要因为网路上流行,就冲去尝试。

「2类民众非常不适何做16蹲。」台湾运动医学会前理事长、林口长庚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叶文凌说,第一类是女性,膝盖髌骨关节容易向外倾斜,若做这项运动「对膝盖压力太大」,第二类则是膝盖韧带有受过伤的民众,都不适合做16蹲。

叶文凌指出,若是为了肌力训练,大可以透过重量训练,并透过教练的引导,避免受伤,一般民众没有经过肌肉训练,就直接猛力起立蹲下,「髌股骨关节」平时已承受人体最大的压力,蹲下时受力再度加大,更容易受伤,非常不建议民众做这样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