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 ( ) • 2024-05-16 03:22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功成身退" 中国能否借鉴新加坡模式? 2024年5月15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正式卸任。
路透社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卸任,外界认为其昭示了李氏家族对新加坡统治时代的落幕。一党执政、华人占比居多的新加坡,自上世纪60年来以来经济迅速腾飞,其发展模式对中国有着巨大吸引力。然而,新加坡模式在中国是否具有复制性?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本周三(5月15日)宣誓就任该国第四任总理。美联社报道指,这场由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精心谋划的政治交接,旨在确保新加坡这个亚洲金融中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此外,外界认为,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的离任,标志着李氏家族对这个国家统治的落幕。

2024年5月15日,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左二)宣誓就任该国第四任总理。(路透社) 2024年5月15日,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左二)宣誓就任该国第四任总理。(路透社)  

专家:中国难以复制新加坡模式

在人民行动党的一党执政下,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有着巨大吸引力。但新加坡模式在中国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旅美经济学者夏业良指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借鉴新加坡经验,向市场经济靠拢。但近年来,中国加大对经济的计划管控,新加坡的自由市场模式在中国已经无法实现。

“一个是市场经济,另一个从半市场经济变成中央计划性更强,离市场经济渐行渐远,这两个经济体从根本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他进一步指出,与新加坡相比,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政策朝令夕改,已经极大打击到国际资本的信心。“没有法律保障,没有持续性,没有长期预期。对投资者来讲,当然希望你是一个稳定的市场,能够长期保持不变,而中国做不到这点。”

在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的父亲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迅速腾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个只有不到六百万人口的国家不仅扼守马六甲海峡航运要道,大力发展出口型经济,还成长为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2006年以后,李显龙四度连任新加坡总理。

美国艾德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政治学教授王维正分析说,新加坡奉行的法治(Rule of Law)与中国将法律作为“人治”的工具(Rule by Law)有极大不同。此外,他还指出,新加坡此前靠出口导向型经济进行产业升级,而中国已经度过了依赖廉价劳动力这一阶段。

他说:“现在中国已经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而且直接跟欧美先进国家直接竞争,所谓‘2025中国制造’,中国企业要在高科技方面领先。中国已经不再遵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所以我觉得新加坡模式对中国来讲也不太适用。 ”

2024年5月15日,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右)在新任总理黄循财(左)的宣誓就职仪式上与黄循财握手。(路透社) 2024年5月15日,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右)在新任总理黄循财(左)的宣誓就职仪式上与黄循财握手。(路透社)

媒体审查、打压异见 新加坡与中国有何不同?

据记者无国界(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发布的2024年度新闻自由指数排名显示,新加坡排名第126位。外界认为,在李氏家族的威权统治下,新加坡对媒体、新闻自由和异见人士的打压与中国相似。

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指出,新加坡的“威权模式”与中国有很大不同。

他说:“新加坡跟中国的差别在于,它直接用肢体的方式对媒体人物做控制现在比较少见。新加坡当然是有一些法律途径,但至少对媒体人物和异议人士的肢体威胁是稍微少一点的。”

夏业良认为,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是“极权”而非“威权”。新加坡对媒体、异见等的打压只是个例,不像中国是普遍性的,且当局还能够罗织“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寻衅滋事罪”等莫须有的罪名。

他说:“中国大陆异议人士最严重的不是判死刑就是无期徒刑,或者在牢里用各种方式让你慢慢死掉。”

记者:经纬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