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6 07:34

【撰文‧今周刊编辑团队】

信或不信?台南帮祖师爷侯雨利的父辈果真家境困窘,直到侯雨利那一代,他才胼手胝足地从贫瘠北门,一路闯荡到台南府城,一手打造出台南帮的根基和侯家百年盛世。

侯雨利出身台南北门二重港,传说侯雨利父亲有10个兄弟姊妹,因官司缠身,最后家境贫寒。侯雨利4岁丧父,小时候饥饿是常态,三餐只有番薯、咸鱼头果腹。11岁他就到工厂做杂工。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发迹后,他也从不追求山珍海味,嗜吃虱目鱼,而且他吃虱目鱼更惜物,连骨头都一并吃下肚。直到侯雨利成为巨富,他都维持著勤俭朴素的习惯,喝汤若是汤水洒出来,他一定伸长脖子,把汤水吸干。

20世纪初,侯家历史就是侯雨利的奋斗史,他曾到布行当学徒、在北门家乡卖冥纸;27岁,和亲戚合伙创设布行,隔年独资自营新复兴布行,很快就成为布类批发商佼佼者。

1930年代,他更顶下经营不善的妈祖楼织布厂,成立新复兴纺织厂,侯家事业由商转工。中研院台史所前所长谢国兴说,侯雨利有句名言:「再怎么不景气,也有人赚钱;再怎么景气,都有人亏损。」

侯雨利家四代次子、环泥营运长侯智元谈到曾祖父,想起武侠电影《一代宗师》里的台词,「熬蛇羹如做人,要留意火候。」「火候」听起来玄,讲的其实就是「时机」。侯雨利向来「火候」抓得准,且相信「事在人为」,侯家后代总以此为念。

战争爆发后,布庄生意大受影响,但侯雨利闻到商机火候,彼时日本物资管制,黑市交易热络,他东渡大阪,购买管制物资,在日本、台湾贸易。

侯智升的父亲侯博义,是环泥董事长、侯雨利的长孙,他谈起侯雨利往事:「我爷爷特别喜欢带我去看乩童。」乩童手持鲨鱼剑往自己身上割,侯博义当年年幼,「我怕怕的!看到血。但他(侯雨利)总是看得津津有味。」台南北门耕地贫瘠,此地精神或许就必须生猛地「冒险拓荒」,才有机会冲出生天,侯雨利显然有这种魄力。

国民政府来台后,侯雨利仍紧抓时代脉动,1953年,政府实施「第一期经济建设4年计划」,侯雨利和一起从新复兴布行出身的台南帮要角吴尊贤兄弟,在1955年成立台南纺织。

1959年,原本台南帮希望创设镀锌钢管厂,侯雨利却坚持打造水泥业。「环球水泥成立,侯雨利著力最深,建厂都亲自去看,用的精神、钱和精力都最多。」侯博义说。

战后台湾对基础设施需求非常高,环泥终于在1960年成立,资本额1亿元,侯雨利家族就出资5050万元。侯雨利和同样来自台南的徒弟吴修齐、吴尊贤、高清愿,以血亲、姻亲、乡亲组成的台南帮,在环泥、南纺之外,也催生统一、太子建设等商界巨擘。

侯雨利处事、生意风格,都深刻影响侯家一脉。对侯家人来说,侯雨利和台南精神,不只是进取、冒险的,他们在侯雨利身上看到更多「朴实、务实」的样貌,「他理论不多,不讲长篇大论,但就是务实,看什么都很专心一志。」侯博义仍然维持他石地藏的样子说,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到祖父之风。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30期)

延伸阅读》

月领18600元和一次领老年给付180万哪个好?劳退、劳保年金我能领多少,请领条件、算式一次看

「这工作说穿就是狗」80岁社区管理员月领24K告白:劳退不够用...被住户羞辱总比被生活羞辱好

00940就要换股,存股族提前倒货!这档被点名剔除惨杀跌停...施升辉:爬不上10元,2种人最好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