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6 12:05
使用水下无人机确认抽水站出流箱涵状况正常。图/新北水利局提供使用水下无人机确认抽水站出流箱涵状况正常。图/新北水利局提供

新北在汛期期间仍有不少易积淹水点,一些下水道因位置隐蔽或受限潮位影响,连工作人员都难以即时发现障碍并排除。新北水利局表示,今年推水下无人机,不必人工就能解决过往难发现的堵塞点,像三芦地区下水道过往受限低洼及潮位影响,如今不用担忧环境条件,不只人员作业安全,更能精准排除问题。

汛期来临,新北各项防汛工作成关注焦点,境内雨水下水道已逾800公里,但当中也不少地区因位处低洼,容易积淹水地区,作业人员往往必须穿青蛙装进入做检查或排除堵塞,若水位太高还必须先抽水,才能进一步检查,往往费时费力,无法快速排除堵塞问题。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水利局雨水下水道工程科长王忠贤说明,过去像是水闸门、抽水站的前池、进出水路或取水工等水利设施点位,因位置隐蔽、水深过深且有淤泥堆积情况,人员无法近距离了解,也不清楚是否有堵塞情形,这不只导致巡检作业受阻,更加重了工作人员作业风险;因此今年特别导入水下无人机取代传统人力,3月就开始投入,在汛期前先协助检查一轮下水道。

王忠贤举例,像是三重、芦洲一带地区,箱涵的水位常常受潮位影响而无法清楚检视,若一有堵塞情形就要等退潮后才好巡检排除障碍,如今有水下无人机就完全不受自然环境影响,透过双4K高清镜头、智能测量及声纳定位等功能,能够清晰地一览水下设施,即时协助排除障碍。

王忠贤表示,面对汛期来临各公所都已经巡检一次,水利局也协同针对重点干道多次检查;水利局长宋德仁强调,要随时保持排水设施功能正常不出意外,有赖于平时的检查与维护保养,透过创新科技工具,为来临的汛期超前部署。

新北推水下无人机,操作人员引绳放置无人机至抽水站前池。图/新北水利局提供新北推水下无人机,操作人员引绳放置无人机至抽水站前池。图/新北水利局提供运用水下无人机检查水中水闸门状况正常。图/新北水利局提供运用水下无人机检查水中水闸门状况正常。图/新北水利局提供智能水下无人机具备双4K高清镜头、智能测量及声纳定位功能,清楚一览水下排水设施。图/新北水利局提供智能水下无人机具备双4K高清镜头、智能测量及声纳定位功能,清楚一览水下排水设施。图/新北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