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6 12:24
木成仁的回答

说实在的。

既然已经把论文名字都放出来了,应该也是不怕找后账的。

但是,经验性研究,说白了就是:

描述性研究为主的研究。

或者堆工作量为主的研究。

这种东西,实在不应该是一篇博士论文的水平,尤其还发了那么些文章。

从给不通过的评审意见来看,这个盲审专家主要想吐槽的就是:

第一,只是初级的分类。

第二,基本就是描述性。

第三,毫无创新之处。

所以,这篇文章,大概应该就是做了大量田野调查,把调查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了分类,做了一个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工作。

这个工作,的确有价值,但不是博士论文的价值。

再说白了,这个东西,本科生也可以干。

有些选题,适合发一些杂志,说白了灌水或者引发关注用的。博士论文,是需要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然后回答。

如果,到博士阶段,还在像写历史一样,把商人和年代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做了海量的田野调查,借用了几个似是而非的框架或者理论,然后描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商人有什么特征。这有什么好说自己优秀的。

这就好比,牛顿做了一个描述性研究:

前天的葡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掉哪里了;

今天的苹果香蕉梨从树上掉下来了,掉哪里了。

然后牛顿还套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说苹果为阳,大地为阴,说阴阳二元相互作用。并声称阴阳二元理论可以用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次。

这样的论文的意义又是什么?你就是写全中国的意义又是什么?让大家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商人都有什么样的?

我没感觉到。

所以,你做什么抽样,这个抽样的意义又是什么。

你想给大家一个丰富的现象资料库?和一个似是而非的阴阳二元框架?

实在搞不明白。

另外,博士之所以是博士,就在于其有创新点,而不是在于工作量。

宏大的题目,当然可以写,关键是:

你能否在宏大的层面,提出合理的科学问题。

但,那个喊冤的教授丝毫不顾及这个基本常识,上来就说,哪个层面都可以写。当然可以,关键是摸摸自己的天灵盖,够那个审视宏观现象提出科学问题的水平吗?

——分割线——

评论区,有人把《乡土中国》搬出来,我们看看费老的序言是如何描述自己写的那本书(14篇论文)的: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然后我们可以再看看费老的章节:

要注意,谁都可以写乡土中国,但能够把中国乡村凝练成一个一个有科学价值的概念和有意义的理论,如“差序格局”。这才是那个盲审老师或者众多认为博士有价值的人希望看到的内容。

而原本没有通过的那个论文,题目是这样的:

《县域社会中的商人群体及其经营行为—基于阳县的田野调查》

这就好比,假设牛顿写了一篇这么样的文章:

宇宙中的天体群和运行轨迹—基于英国的肉眼观测

乍一眼,从题目上,这个假设中的牛顿想干什么?

第一,给天体群按照一定的规则命名。

第二,给不同的天体按照时间作出运行轨迹图,可能再用某些数学方程给运行轨迹一个什么曲线方程。

这个工作,就类似第谷和开普勒的工作(在这里绝对没有轻视的意思)。

这里面,是没有凝聚出什么概念和理论的,只有:

现象、轨迹图和数字

如果是这样的话,物理学就不用存在了。

同样的,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本科生,在缺乏概念和理论的情况下,随意的做一些所谓的数据分析,试图寻找不同变量之间的某种数学关系。

而这,极有可能就是那篇论文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