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Now 新聞 ( ) • 2024-05-16 13:21

【Now新闻台】消委会试验25款驱蚊剂样本,当中九成能提供保护,但标榜天然成分的样本效能参差,其中有1款样本不驱蚊,反而更吸蚊。

临近夏天多雨,已经开始多蚊,不少人都会使用驱蚊剂。

消委会在零售店购买25款驱蚊剂样本,售价由18.9元至259元不等,以真人试验,发现近9成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成分的样本,在涂搽4小时后仍能提供八成或以上的保护,1款含有超过三成避蚊胺的成分,完全可以防蚊;但消委会提醒,含高浓度避蚊胺成分驱蚊剂可能刺激皮肤,或引致皮疹及水泡等,对儿童会产生风险。

消委会宣传及社区关系小组副主席陈健年:「本港衞生署衞生防护中心建议,儿童应该尽量使用较低浓度的DEET(避蚊胺)驱蚊剂,上限为10%,而六个月以下婴儿更不应该使用。除非儿童要前往蚊传疾病流行国家或者地区,而有机会被蚊钉咬,两个月或以上儿童才可以使用上限为30% DEET驱蚊剂。」

测试中标示「天然」或「草本」成分的驱蚊剂,对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埃及伊蚊的效能就较为逊色,驱蚊效能都低于三成,当中有1款样本不驱蚊,反而更吸蚊,反映样本含有的成分可能吸蚊。

消委会建议市民,日间在户外活动时要先涂上防晒产品,等15至30分钟完全吸收后,才按指示涂上驱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