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6 17:25
写球的牧子的回答

赛前发布会上,滕哈赫带来了诸多好消息。

包括利桑德罗-马丁内斯等球员都已经恢复了训练,球队不仅可以在足总杯之前恢复战斗力,而且这场对阵纽卡斯尔的比赛,就有机会登场比赛了。

可惜的是,首发名单里只有布鲁-费尔南德斯这个让大家期待已久的名字。

在理论上,伤员复出总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利桑德罗-马丁内斯上一次就是匆忙复出,结果立刻就蒙受新伤,然而球队局势已经极其危急,如果不能在足总杯之前建立一些信心,这将是一路溃败到底的赛季。

到了那个时候,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当然了,曼联能否在本赛季的最后一个主场收获好结果,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今天的对手,也就是纽卡斯尔的表现。

和曼联一样,本赛季的纽卡斯尔也不堪重负,三线都出现了大量的伤病,埃迪-豪也不得不像滕哈赫一样拆了东墙补西墙,所以这是一场标准的残阵之间的战斗。

虽然同为残阵,但客场作战的纽卡斯尔没有什么思路上的改变,开局之后照旧是猛抢猛打,从而抢出了曼联的诸多失误,自己也从中建立了进攻:







但在第8分钟,曼联就找到了向前的通道:



代打中卫的丹-伯恩在高球争抢中输给了麦克托米奈,从而奉上了一粒定位球机会,让曼联得以从开局阶段的劣势走了出来:



在理论上,丹-伯恩这一球不该输,毕竟他的身高可是超过190cm的,而今天和他搭档中卫的克拉夫特出现类似的问题,就不会让人意外了:





随后的这段时间,曼联找到了克制的方法,那就是纽卡给他们上强度,他们也可以给纽卡上强度,只要自己后场核心区域的三个人兜住底,纽卡的防守也会暴露不怎么样的问题:





强度上来了,曼联就能走出困境,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进攻,麦克托米奈就可以在克拉夫特的头上完成攻门:



所以在结构上,纽卡存在着和曼联类似的问题。

后场核心区域只有三人镇守,而且防守强度和质量还很一般,所以只要曼联把人手投入上来,不管是在外围,还是在底线区域,曼联都可以有效利用这些空间:





而且在角球战里,纽卡始终不会覆盖弱侧的外围空间,阿玛德-迪亚洛和加纳乔都在这些地方完成过起脚:





阵地防守质量一般,角球防守还始终会露出一个角,曼联便可以把这些攻势延续下来,从而累积出足够的消耗。

所以进入上半场中段,曼联的套路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后场不进行短传出球,避免给纽卡在前场施压的机会,直接长球找第一线,争取第一点和第二点上的优势:





以此稳住球权之后,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梅努和阿玛德-迪亚洛等人就可以进行传跑配合,辅以外围的角色球员,从而在纽卡的两肋来回寻找空间,制造机会。

这样的机会并不难制造,就算是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和加纳乔两个人,都能直接打穿纽卡在强侧的防守:



随后的角球进攻里,阿玛德-迪亚洛还能在二点位置上射门:



于是在第31分钟,曼联便在中场区域打出自己的套路,逐渐在右路建立优势,阿玛德-迪亚洛直接带球进入内线,皮球在跌跌撞撞中来到了梅努的脚下,后者收获进球:



这一次进攻的建立过程中,阿姆拉巴特先是在纽卡近乎脱节的队形中拿下二点:



随后梅努被逼到底线,但还是找到了交给布鲁诺的横移线路,麦克托米奈用冲击带进右肋:



曼联在这其中的确有打得好的地方,但不可忽视的是,纽卡提供的防守强度也是够低的,而且结构上的问题也很明显。

阿玛德-迪亚洛具备小打大的优势,所以在上一场对阵阿森纳的比赛时我们就说过,曼联具备打进阿森纳后场大个子之间的可能性,阿玛德-迪亚洛在上一场也有类似的表现,但在进入禁区前就被放倒,而到了纽卡斯尔这群大个子面前,阿玛德-迪亚洛就能出脚了。

这是很清晰的小打大模式,但问题在于,阿森纳后场的大个子们跟得上前场的冲击,纽卡后场的这些人可是跟不上的:

纽卡前边冲得越猛,脱节的问题就会越明显,这样一来,你就更加防不住阿玛德-迪亚洛这样的进攻了。

然而,这就是埃迪-豪所坚持的东西。

所以在丢球之后,纽卡一鼓作气,又开始了猛冲猛打:



你不能说完全无用,因为他们确实抢出了阿姆拉巴特的问题和犯规动作:



也在随后的围攻里给曼联制造了很大的压力:







但纽卡势必也会因此吃到曼联的反击:



而且这一次,阿玛德-迪亚洛将会直接一路打进小禁区线上:



所以,纽卡在这一场的问题很明显,埃迪-豪的战术和球员特点上的不匹配也很突出,虽然曼联在这一点上也没什么资格沾沾自喜,但至少在这一场比赛,曼联的优势在于用球技术更好一点,还有阿玛德-迪亚洛这样纽卡不具备的特殊点位。

当然了,纽卡技术上粗糙的另一面,就是身体素质确实突出,所以在中场休息过后,这帮人确实能攒起劲来,重新用输出体能的方式捏合成一个整体,从而用冲击的方式再次考验到曼联的后场:







而在这个时候,滕哈赫在战术上的同样执拗则为纽卡添了一把火,在明知道纽卡肯定会在下半场重新抢开局的情况下,梅努还在如同进球回合里那样插上:



在这个时间段,这样的插上很可能收不抵支,就是极度危险的选择。

于是在第48分钟,曼联本想像上半场那样,通过长球来进入自己的比赛轨道,结果直接被纽卡顶了回来,顶到了两线之间,从而被纽卡扳平了比分:



此球一进,纽卡的计划奏效,他们在进球的激励下继续发力,再次抢出了曼联的失误,但这一次没有进球,阿姆拉巴特奉献了一次关键的一防多:



但与此同时,曼联打出反击的空间就在眼前,就看他们自己能不能突破纽卡的拼抢了,在第51分钟,阿玛德迪亚洛让曼联做到了一次:



而在第56分钟,曼联的后场长传让纽卡再次丢掉了二点,也让曼联再次获得了角球进攻的机会:



这一次机会,曼联如法炮制,阿玛德-迪亚洛完成了破门:



所以,这就是纽卡总是无法维持住强度的原因。

他们在中圈区域的技术确实贫瘠,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投入的人手和精力都很庞大,由此制造的冲击威胁也确实惊人,这是他们在上赛季能够冲进前四的源泉,但在本赛季,尤其是本场比赛,后场这是怎样的兜底能力:







一次次多打少的场景,纽卡总能让曼联变成一打一的拼抢,从而在客场环境下逐渐败退,让近期境况不佳的曼联重新复苏。

于是在60-80分钟区间,尽管纽卡先行换人,试图维持住中前场的冲击力度,这一点很有收获,距离再次扳平比分只差了一点点:







但前场的冲击并不能完全掩护住后场的孱弱,曼联总能找到空隙重新打回来,在曼联换人较晚的情况下,这是他们在这段时间的求生之路:





尤其是第69分钟这次定位球的二次进攻,曼联拿下二点,随后就在右肋打出小球配合,直接让布鲁诺-费尔南德斯送出了一记质量很高的传中:



实际上,先换人的纽卡斯尔在曼联没有换人的这段时间本该占据先机,这是他们在客场抢分的最佳战机,但他们没有收获。

等到曼联也换上了第一波有生力量,在后卫线和前锋线都完成调整之后,纽卡证明了他们的后场连一个回合都防不住:





从利桑德罗-马丁内斯瞅准时机的快速上抢,从而夺回球权,到曼联仅用三人就把纽卡斯尔全队都拽回后场,最后赫伊伦在身侧有丹-伯恩干扰,身前有刘易斯-霍尔封堵的情况下,还能用逆足完成射门和进球。

你就能看出来,纽卡的后场和他们的前场之间,在体能、覆盖、特点和技术层面的脱节有多么严重了。

伤停补时阶段,纽卡扳回了一球:



但曼联也险些打进了第四球:



最终,这场比赛以3-2的比分结束。

这是一个很符合曼联本赛季调性的比分。本赛季的他们想要赢球,只能以这种极不稳定的状态,拿下一场极不稳定的胜利。

是的,千万不要忘了,阿姆拉巴特在本场比赛有一个很清晰的犯规动作,如果比分在那个时候变成1-1,最后的结果就很难说了。

然而,曼联还是赢了。这个结果有赖于滕哈赫在最后时刻的换人,提振了强度,也有赖于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和阿玛德-迪亚洛之间的小球配合,能够有效打击纽卡的后场问题,当然也有赖于纽卡斯尔孱弱的防守,这是一切的基础。



所以说这个比分,纽卡球迷应该也不会觉得陌生了。

单就本场比赛来说,纽卡落败的原因很清晰,后卫线实在是过于孱弱,防不住的同时,还欠缺技术来帮助中前场,那么在中前场用冲击策略来打击对手的时候,谁能来保护后卫线呢?

显然是没有人的。

但在这些我们已经提到的事情之外,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到阿姆拉巴特。

本场比赛,阿姆拉巴特在单后腰的位置上发挥不错,有那个非常关键的一防多的精彩表现,但在犯规动作之外,也有这样传错脚的技术瑕疵:



惨败于水晶宫之后,阿姆巴拉特代替埃里克森,重新回到了主力阵容。

上一场的曼联没有被阿森纳击溃,这一场的曼联能在主场拿下纽卡斯尔,都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阿姆拉巴特。

他绝对不是多么强大的后腰,这一点在加盟之初我们就提到了,但在单后腰这个位置上,他能提供跑动、对抗和拼抢的强度,这显然有益于保护卡塞米罗和埃文斯这对年近古稀的中卫组合,而在进球回合里,利桑德罗-马丁内斯的快速上抢也非常重要。

所以说白了,滕哈赫在后场核心区域需要的是三把收割机,但在本赛季,曼联几乎从未能凑出这三把收割机。

这是曼联在本赛季沦落至此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最后一个主场拿下胜利,在足总杯决赛前积攒些信心,对于可能会离队的教练、卡塞米罗、埃文斯和阿姆拉巴特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善终。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牧子的足球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