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每经网 ( ) • 2024-05-16 19:12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星    

5月1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 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作介绍。

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2023年,安徽启动实施“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未来,安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还有什么安排和打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就此提问。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安徽是产粮大省,去年粮食总产量超过830亿斤,实现“二十连丰”,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安徽也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每年净调出的优质粮达到200亿斤左右。

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

陈军介绍,聚焦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去年安徽提出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这个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安徽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围绕多种粮、种好粮,抓好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支撑性重大工程,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1位。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做强种子这个农业“芯片”。

安徽是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重要来源地,为长三角提供了1/2的粮食和肉类、1/3的水果、1/5的蔬菜。这两年,安徽产的法式鹅肝、蒙城黄牛、砀山酥梨、怀宁蓝莓等特色农产品走红网络、走俏市场,促进了农业增值,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过去5年,安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安徽将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高质量打造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做实“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增值大文章,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是安徽制造

2023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超过四成。关于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相关工作,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表示,近年来,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变革中,安徽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围绕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费高云介绍,目前,安徽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都已经超过万亿元,新材料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也都超过5000亿元。特别是汽车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去年汽车产量249.1万辆、居全国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汽车出口114.7万辆,差不多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是安徽制造。

十年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翻了一番。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发展态势,在工作中,安徽始终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集群式发展的方向。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比如,以奇瑞、蔚来、江淮、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为龙头,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超过4000家。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470多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是坚持走“科创+产业”的路子。发挥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创新资源为产业服务、向企业集聚。比如,正在实施“2个80%”,就是每年新认定的产业创新平台中,企业牵头的要达到80%;每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中,由企业“出题”的也要达到80%。

持续开展“双倍增”行动,也就是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去年,安徽平均每天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

三是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的推进机制。邀请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加入新兴产业推进组,共同制定产业规划、绘制产业链图谱,积极用好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等模式,通过市场力量发现产业资源。同时,与国际商协会、双边基金等合作,推动安徽优势产业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