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每经网 ( ) • 2024-05-16 20:08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405851

5月14日,2023年贵阳统计公报出炉,贵阳最新人口数据也正式公布。2023年末,贵阳常住人口为640.29万人,比上年增加18.25万人,增长2.9%。这也意味着,贵阳去年人口增量超过郑州(18万人)、杭州(14.6万人)及成都(13.5万人)等城市,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合肥的21.9万人。

放在全省来看,2023年贵州常住人口3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万人,贵阳人口增量是全省的两倍。目前,贵阳人口规模居省内第三位,与人口规模第一的毕节(673.18万人)、第二的遵义(658.06万人)差距逐年缩小。

与人口规模相近(500-900万人)的其他4个省会城市比较,2023年末,昆明常住人口8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万人;福州846.90万人,增加2.1万人;南昌656.82万人,增加3.01万人;南宁894.08万人,增加4.91万人。无论增量还是增速,贵阳都远超同类城市。

解读:值得注意的是,贵阳常住人口增量已连续三年达到10万人以上,堪称“黑马”逆袭。除2023年外,2022年,全国共有6个城市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贵阳正是其中之一,以11.81万的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五,仅次于长沙、杭州、合肥及西安。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贵阳人口吸引力为何如此强劲?

一方面,人口流动的基本逻辑是“人往高处走”,近年贵阳经济增长可圈可点,人口吸引力逐步提升。有统计显示,2010年至2020年,贵阳GDP增幅达到284.3%,位居主要城市首位。2023年,贵阳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5154.75亿元,同比增长6.0%,高出全国0.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贵阳GDP增长6.2%,再度跑赢5.3%的全国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近年来,贵阳将人才兴市作为全市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2023年,贵阳新增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创新高、达12万人,近三年青年人才占新增人口数比重超过60%,并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就提出,到2025年,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城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人。对比2023数据,还有将近60万人的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面临较大难度。

而根据《贵阳市"十四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到2035年,贵阳常住人口预计达到800-1000万人,建成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今年的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及,“加快打造承载千万级人口城市”。在不断提升城市能级的目标驱动下,贵阳的“强省会”之路还需继续大步挺进。

#动向

39地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新华社消息,生态环境部15日发布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天津市滨海新区、江苏省扬州市等39个市(区)入选。本次纳入试点的39个市(区)涵盖从超大城市到小城市的不同规模,覆盖全国7大地理分区,发展水平、气候类型、要素禀赋等具有代表性,预期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

江西支持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核心区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我省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宜春、新余、赣州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区,推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核心区集聚,争取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打造锂电领域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南昌、抚州、上饶等地大力培育壮大锂电新能源产业特色园区,与产业核心区联动发展。

北京力争低空经济企业三年突破5000家

5月1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提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低空产业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品牌标识度大幅提高,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保障措施方面,将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动解决一批低空经济重大政策、重点事项和重要问题。

广州要打造“五区三都三城”

5月1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提到,以建设出新出彩的全球数字经济活力城市为发展愿景,围绕“五区三都三城”发展格局,高标准构建数字创新发展引领区、数实融合发展示范区、数据价值转化活力区、数字开放合作先行区、数字生态治理试验区,高水平打造显示之都、定制之都、直播电商之都,高质量构筑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智算羊城。到2025年,广州数字经济规模和质量迈上新台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深圳地铁拟直达东莞

深圳发布消息,近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发布深圳市轨道10号线东延深圳段交通详细规划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显示,为加强深圳平湖、东莞凤岗之间的轨道联系,规划10号线东延由平湖双拥站引出,向东经东莞凤岗后至龙岗中心城黄阁坑数码城站,与16号线、21号线换乘。调整后10号线线路全长41.9公里,东延段长约10公里,其中深圳段两端合计约3公里,中间东莞段约7公里。

#声音

商务部回应所谓“产能过剩论”

央视新闻消息,商务部16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应所谓“产能过剩论”时指出,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毫无道理、完全站不住脚。对产能问题要尊重规律和事实,客观、全面、长远地看。

从市场经济原理看。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供需问题要从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国。当今世界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产和消费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供需匹配和调节。不能因为一国的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贴上“过剩”标签。

从国际贸易实践看。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各国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全球经济效率和福祉。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向世界出口大量商品。美国所生产的芯片约80%都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分别有约80%、50%出口,波音、空客生产的客机也是大量出口;而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仅120万辆、占产量的12.7%。难道美欧日的出口就是合理的,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出口就是过剩的吗?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扩大。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远超目前全球供给能力。同时,新能源领域技术产品更新迭代加快,还将不断创造新需求。

总的来看,全球新能源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快速成长的阶段,相关产能非但没有过剩,反而是相对不足的。

#数读

两连降,2023年全国幼儿园减少1.52万所

5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会上透露,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这也意味着,全国幼儿园数量自2021年达到29.48万所的顶峰后,已连续两年下降。

根据此前教育部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这也是2008年之后,全国幼儿园数量首次下降。而对比最新数据,2023年幼儿园数量又减少1.52万所。

#放榜

河南18个省辖市,谁创新能力最强?

顶端新闻消息,近日,2024河南双创蓝皮书发布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州举办。会议发布了河南城市创新能力总评价(2023)榜单,在河南18个省辖市中,排在前五名的城市分别是: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南阳市、焦作市。

河南省18个省辖市创新能力评价得分及排名(2024)

从排名上看,郑州、洛阳、新乡已连续7年领跑。与上年相比,许昌由第五名下降为第六名,焦作由第六名上升为第五名。

“从空间布局来看,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的分布依然是以郑州为中心、郑洛新自创区为引领的形态,而南阳市表现为豫南区域的创新能力中心。” 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于善甫说。

他提到,在创新能力排名前8位的城市中,除南阳市外,洛阳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开封市、平顶山市都分布在郑州都市圈周围,从发展现状来看,这些城市在创新资源、创新型企业、创新环境方面发展得都相对比较好,是带动河南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