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_新华网 ( ) • 2024-05-16 20:48
从一朵棉花到一根织线,从一件成衣到一个品牌,居“衣食住行”之首的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大、链条长、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新华社广州5月16日电 题:一朵花开出千衣千面 纺织业长出“智慧大脑”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赵紫羽

  从一朵棉花到一根织线,从一件成衣到一个品牌,居“衣食住行”之首的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大、链条长、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2分钟,在成千上万种品类中精准匹配布料;轻点鼠标,用AI大模型生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时尚款式;“云”上平台,为近万家纺织企业打通从原料采购到交易撮合等各个环节……记者近日走进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慧”气息扑面而来。

  曾经,纺织服装从接单到出货周期一般一个多月;如今,电商领域新款首单出货缩短至5至7天。款式要新、周期要短、效率要高,是摆在每家服装纺织企业面前的现实考验。

  “从前找布要在面料市场各个档口中挨个询问、比对,十几天都不一定找到理想的。现在用对布机器人扫一下,2分钟搞定。”纺织面料供应商百棉纺织负责人说,企业使用致景科技的成品布交易服务平台及智能硬件,订单效率大幅提升。

  上游纺纱、织布、印染工厂开机率不足,亟需降本增效;中游找布难、库存积压,信息孤岛亟待打通;下游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个性化服务是大势所趋……服装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代表了传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普遍痛点。

  2013年成立的致景科技迅速发展壮大,正是瞄准了行业痛点,找准了发展赛道,折射出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天地广阔。

  这家不产一根线、不制一件衣的纺织产业互联网科技企业,将近1万家企业、70万台织机聚点成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打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推动传统纺织厂整体效率提高30%。

  “工业互联网凭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连接优势,正是传统产业推进实现流程再造、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核心引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说,工业互联网正在越来越多的垂直类领域深度应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近年来,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迅速崛起,致景科技所在的广州市海珠区就是缩影。今年第一季度,海珠区产业互联网领域相关企业营收突破178亿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致景科技办公楼不远处,唯品会全球总部比邻而居。放眼望去,海珠区的琶洲已聚集腾讯微信总部、阿里华南中心等超50家互联网和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总部。

  广州市海珠区科工商信局副局长吴小莹说,海珠区借助琶洲地区互联网企业集聚和湾区产业门类完善的优势,现已培育形成树根互联、致景科技、药师帮等6家亿元级平台企业,涵盖装备、纺织、医药、定制家具、供应链金融等产业,电商服务、智能网联等垂直领域优势也在逐步凸显。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已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所有工业大类。

  “现在行业内的大多数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依然存在不敢转、不会转、转型贵等问题。”致景科技联合创始人李亚平说,致景科技将通过技术创新、实践应用,不断给予企业普惠技术的能力,助力国内纺织服装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仍需进一步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成熟商业模式,面向国际化、标准化进一步开发和贯通场景应用,吸引更多企业‘入场’,赋能千行百业提速发展。”丁明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