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每经网 ( ) • 2024-05-17 09:12

每经记者 王郁彪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双双超预期。5月16日,京东集团(HK09618,股价132.4港元,市值4052亿港元)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收入为2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2%。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连续几个季度增速相对有所减缓的商品收入中的日用百货品类,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速达8.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大商超品类“元气”的恢复,一定程度其实源于过去一年京东在低价、直播等上的战略积累。

用户指标方面,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在财报中指出,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的增速,用户的购物频次、NPS(净推荐值)和低线城市用户数量也在提升。

在许冉看来,“2024年是执行的一年”。此前,她将2023年定位为“调整的一年”。

再过几天,京东将迎来它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十周年。从收入规模上看,京东从上市前2013年的69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万亿元。而2024年一季度重回健康的业绩增速区间,对正在转身中的大象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触底反弹和触礁搁浅,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资料图)

大商超恢复元气 日用百货品类收入同比增长8.6%

分业务板块收入来看,2024年一季度京东商品收入较2023年一季度增长6.6%,为2085亿元;服务收入则为515亿元,同比增长8.8%。

一季度收入方面的亮点在日用百货商品收入上。一季度京东日用百货品类收入为853亿元,同比增长8.6%。许冉在财报电话会上指出,过去几个季度,京东非常关注商超品类的经营能力,包括加深对细分行业的运营,提升商品丰富度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等。

更为重要的是,京东百亿补贴上线一年多来,在经历品类扩充、比价机制的完善后,低价策略在更关注价格力的日用百货品类上开始有所奏效。

许冉认为,商超品类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还是回归成本、效率、体验为核心的零售的本质。

“从全年来看,尽管商超品类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但我们对商超品类的增长充满信心,商超品类也将重新成为京东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她看来,除了商超外,家居家装、汽车、运动户外等品类,目前线上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品类也是京东目前增长比较快的品类。

此外,一季度,京东服务收入达到515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京东物流(HK02618,股价9.8港元,市值648.68亿港元)一季度总收入达421.4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外部客户收入达292.5亿元,占比约七成。

净利润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净利润为2.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9.8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6.6亿元,核心利润指标均达到上市以来一季度最好水平。

不过,伴随而来的是履约开支(主要包括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处理开支)的增长。京东财报显示,一季度京东履约开支为168亿元,较2023年一季度的154亿元增长9.3%。

此外,履约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2024年第一季度为6.5%,2023年第一季度为6.3%。京东在财报中解释称,该项增加与采取较低的免邮服务门槛有关。

会更有纪律地进行“投入与获取” 

过去一年,京东在业务层面上进行了许多大调整,包括此前下调包邮门槛、大规模进行低价补贴、重金砸向内容生态等,这种短期的快速投入对利润产生的影响,外界还是有所担心。

不过,一季度的利润增长,京东还是保持住了。财报显示,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母净利润由2023年一季度的76亿元增长17.2%至今年一季度的89亿元。

京东CFO单甦在财报电话会中指出,业务增长与利润的提升本就不是矛盾的。有针对性地做相应的业务投入,与长期可持续的利润是相辅相成的。“后续集团还是会在保持营收、利润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更有纪律地投入到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市场份额的获取上。”他补充说。

今年京东最大投入之一就是预计与品牌联合投入65亿元用于支持新一轮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如果说商超品类是京东未来增长的原动力,那3C家电品类一直以来都是京东这艘巨轮的最核心引擎。而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是刺激存量置换的需求,适配到公司的语境之下,就是加速已有的需求的重新兑现。

在增量见顶许久的当下,对这部分难能可贵的可以预见到的存量的挖掘,京东十分重视。

针对以旧换新,许冉表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以旧换新工作,京东也在和很多地方政府对接,后续会陆续落地更多的补贴方案。“我们不限制旧机器的购买渠道,也不限品牌、不限年限和不限品相。”她补充说。

“2024年是执行的一年”

对于即将到来的618年中大促,许冉预期“还是比较乐观的”。她认为京东在应对大促时最大的优势,还是供应链的规模化和确定性优势。而618自然也是2024年“执行的一年”中最重要的节奏。

就在上个月的618预热活动上,京东公布,截至目前平台上的三方商家有效店铺数突破百万个。618背后的首个执行,依然是大平台生态的建设。

“几个季度,一直在和大家分享平台生态建设的思路和进程。先是招商和扩大生态的规模,吸引更多商家,提供更丰富的货盘。”许冉回答说。

围绕生态建设,过去一年,京东简化商家入驻流程、降低开店成本,同时给予流量扶持,吸引新商家的加入。除了三方商家有效店铺数突破百万个外,京东平台三方活跃商家数也保持着连续4个季度的加速增长。

“当然,目前我们三方商家的总量,相对于其他平台仍然是较小的,但后续会继续招商和培养更多活跃商家,持续看到三方商家数的上涨。”许冉如此表示。

平台之外,低价和直播依然将贯穿2024年全年。前不久,京东宣布10亿现金和10亿流量扶持内容消费场景。同时还将培养头部达人。一定程度上,这是基于现阶段电商市场竞争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内容生态,提升平台的关注度,也是持续平衡京东自身自营与三方生态的需要。

只不过,内容消费场景的收效能否在年终的“卷面”上得到应验,还需要打出一个问号。

股份回购计划方面,京东同时公布,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5日期间,公司回购共计约9830万股A类普通股(相当于约4920万股美国存托股),总额为13亿美元。而根据先前的股份回购计划(于2024年3月17日届满),截至2024年3月17日,公司已回购总额约21亿美元。

根据新的股份回购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3月18日),截至2024年5月15日,公司已回购总额约为7亿美元。截至2024年5月15日,新股份回购计划剩余金额为23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京东通过股利和股份回购总计回报股东的金额超越过去十年筹集的资本总额。财报发布后,京东美股盘前一度涨超4%。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