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5-17 10:57

(中央社记者赵静瑜台北17日电)由国家人权博物馆馆长洪世芳带队,16日陪同50年代白色恐怖受难者张则周、杨田郎、陈显宗等人及家属前往绿岛「十三中队」,向在绿岛长眠的政治受难者献花致意。

纪念1951年5月17日首批政治犯登上绿岛,国家人权博物馆16日举办「2024年政治受难者暨家属重返记忆之岛-绿岛」活动,传承威权时期政治受难者生命记忆,也以绿岛人权音乐会纪念受难者,彰显人权。

国家人权博物馆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戒严时期关押于绿岛的受难者一旦离世,若没有亲人领回,便会埋葬于绿岛牛头山脚往燕子洞方向、两座由1952年受难者建造的「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训导处公墓」界址桩柱之处。新生训导处仅设有十二中队,但受难者们为表情谊,将这公墓取名为第十三中队。

尽管「十三中队」并非当年新生训导处专用的墓地,但重返绿岛的难友,都会到这里献花凭吊。据陈英泰记载,高汉桥、陈阿福、辛水波及黄文钦等前辈,均埋葬于「十三中队」。

人权馆表示,埋葬于「十三中队」的受难者人数虽然不多,却是受难者们的集体记忆。

在刑期中因强制劳动而于1964年5月心脏衰竭过世的辛水波的妹妹邢辛春美及辛美仪来到现场,献上象征自由、和平与公义的百合花,亲见哥哥的墓碑。她们表示,数十年前已将哥哥的遗骨移回台湾安葬,多年来一直想看看哥哥生前在绿岛生活的样貌,这次终于成真。

受难者暨家属献花仪式后前往人权纪念公园参加绿岛人权音乐会。绿岛国小幼儿园开场演出「绿岛的孩子们」,展现绿岛在地风情;NTSO台湾青年交响乐团弦乐团演出「台湾音乐百年组曲」,以及曾是受难者为难友送行的「千风之歌」等,最后由受难者陈钦生与简中生共同领唱「绿岛小夜曲」。

洪世芳表示,感谢现场绿岛居民支持协助与绿岛国小幼儿园师生精彩演出,也谢谢国台交刘玄咏率台湾青年交响乐团弦乐团来到绿岛,以音乐向白色恐怖历史致敬,希望透过乐音抚慰人心,带来感动。(编辑:管中维)1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