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5-17 11:42
王克丹的回答

市场端转冷,政策端开加热,在四月五月更加显著,市场符合房地产周期的一般表现,而政策也基本符合历次刺激楼市的紧迫感,不同的是,以前可没有这么大的窟窿要填,信贷扩张支撑的房地产过热周期越疯狂,出清周期自然越难以处理,这也是过去一边接连不断的推出刺激楼市的政策,一边市场出现下行惯性并且加速出清,简单理解就是宏观政策和市场规律扳手腕,至少这个周期来看,市场力量占据上风,很多人不相信的市场规律背后,实际上是亿万参与者的决策构成的,不相信规律,还能不相信人性么。

再开始讨论之前,查找原数据时点击搜索,但你不得不佩服媒体脸皮的厚度,就和宣传去年小阳春延续性的脸皮一样厚,重点是新房的6个城市环比上涨吗,什么叫信息茧房,哪怕数据放在那里,你不仔细去看全部数据,就会被一些有显著目的性的群体带跑偏: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挑重点城市来看:

先看一线城市更加接近市场真实供需的二手房市场走势,北上广深同比分别下跌:8%,7.5%,10.2%,8.5%,这还是统计数据,尤其是老破小之类居住属性差,或者过去金融属性高的学区房,跌幅可能更大,现在都不提一线永远涨了,反而是平均跌幅显著高于二线城市,理由也很清晰,稀缺是肯定稀缺的,但投资属性也是显著高于二线城市的,稀缺熟悉在投资过热的时候已经体现在当时的价格里面了,结合高基数,跌幅都能买一套二三线的房子了,现在就看高杠杆群体还能扛多久吧。

再看几个平时提到的老朋友城市:

南京不出意外的跌幅超过10%,本身就跌的早,现在一年的同比还达到10.7%,较高点15%左右应该是很轻松的,这也是为什么非常关注南京的救市政策,其紧迫性更强啊,也推出的更早,方便观察市场的反应。

经济支撑不住本地居民杠杆的厦门,也是这种表现,在4月同比跌幅超过10%,与南京一样的达到10.7%,属于二线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其居民杠杆超过100%,经济还远不如杭州等同居民杠杆水平的城市,泡沫自然更早破裂。

要说本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本月同比跌幅之最的徐州,同比跌幅高达11.9%。

总结起来,市场力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政策在不断的加力,包括五一后的各种城市刺激市场的加码,本人所在的合肥和南京有点陷入区域内卷一样,甚至直接给购房按总房价补贴,这种不同于市场定价,均价虽然不变,但实际购房的成本会下降,同时多地也开始从购房者角度出发尝试被动改革了,比如得房率和舒适质量,设备配套等加量不加价政策,软着陆是有机会的,但也是有代价的,周期就是这样,过热之后迎来出清,政策也只是将风险外溢尽可能的放缓,这也没什么坏处,如果居民还能继续加杠杆去抢房子,任何有利于购房者的改革和保障,一定是遥遥无期的,这么多年不都是再烂也要抢着买么,抢着交税么,房地产出清未必都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