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02 10:23

收入水平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人们不仅关注自己的收入还想知道别人的收入,更好奇收入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尤其在网上充斥着月入1万元起步、百万年薪不算什么的言论。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九大部分就我国2023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给出了具体分组数据让我们能够窥探全国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到底如何。

我发现原来家庭月均收入超过7000元就已经能够成为全国前10%的高收入家庭了。意不意外?是不是难以置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同比增长6.3%,换算成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8.17元。

将全国居民按照收入高低分成五组,每组囊括20%的居民,分别是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其中平均收入最高的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055元,也就是每月7921.25元。

7921.25元是前20%人群的平均收入,我们都知道中位数往往比平均数要低一些。比如,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33036元,比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低15.8%,将该比例运用到高收入组中可以推出高收入组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6669.7元,不到7000元。

中位数是所有样本里最中间的那个数字,一半样本高于该数字、另一半样本低于该数字。因此,收入最高的前20%家庭中有一半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669.7元以上,超过这个数字不就意味着属于全国前10%了吗?这个逻辑应该不难理解吧。

月入7000元成为了全国收入最高的前10%,排在14.1亿人里的前1.4亿人。先别自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含义与人均工资不同,前者以家庭为单位,要把所有家庭成员都算进去。

比如,张三夫妇刚结婚不久,张三每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妻子为6000元,每月还有1000元的理财收益,张三家庭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0+6000+1000)/2=7000元。

一年后张三夫妇生育了一个孩子,家庭人数变为三人,收入条件不变,这时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6000+1000)/3=4666.7元。

张三家庭一年前后的收入没有变化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差了不少,究其原因是孩子出生后使得家庭人数从2人变成了3人,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此下降。

因此,并不是说你一个人月入超过7000元就能成为全国前10%的高收入者了,而是整个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7000元以上。

以三口之家为例,2023年家庭月均收入在21000元(7000元*3)以上差不多就是全国前10%的高收入家庭了,如果这个三口之家的父母均有工作,那么两人的平均月收入是10500元;两口之家只要每月收入加一起超过14000元便可进入前10%的高收入家庭行列。

这么一解释相信大家应该觉得高收入数据与体感接近了一些但还是与网络上的主流观点有差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统计局的数据涵盖范围广、样本多,又是官方发布的,显然比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更有信服力,之所以有体感上的差距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网络话语权掌握在中产手里。

人们乐于展现自己好的方面、规避差的方面,在网上“展现”收入时也是如此。网络的主力军时中产阶级,他们的收入水平处于社会前沿又愿意在网上分享与个人、家庭收入有关的信息,这就导致网上提到的收入水平与中产的收入水平相近。

相反,中低收入者不愿意在网上“展现”,每个月拿个三、四千元有什么好在网上分享的呢?不讲不代表不存在,事实上三、四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有大量月工资3000元左右甚至低于这个数字的人群,只是他们没有获得网络关注罢了。

第二,将偶尔所得当成常规收入。

不同职业的收入构成是不一样的,一些工作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获得不了多少报酬,某个月入账一大笔钱。比如,李四1-11月每月只有领取3000元的基本工资,12月工资加奖金入账1万元,全年收入4.3万元,每月平均不到3600元,可他在网上留言时却可能只谈12月的收入,不经意间将偶尔所得当成了自己的常规收入“炫耀”,过年回家与老乡聊天时为了面子也会如此。

类似的情形多了便“提高”了全国平均收入,只不过这种提高并非实际财富的增长,只停留在虚拟的舆论层面。

中国真实的收入水平就如统计局公布的数字那样,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

好消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在不断增长,2023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6%以上,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幅度更大,希望这一趋势能够保持下去,中国早日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