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3-04 00:11

整理 | 薛昱婷

编辑 | 雪小顽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文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36碳获悉,2月29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意见》,到2030年,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鼓励绿色工厂进一步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创建“零碳”工厂。

《意见》指出,加快补齐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短板弱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低功耗芯片等技术产品应用,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善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体系,推动规范化回收、分级资源化利用。

根据《意见》,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源和未来制造产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2月29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目录》是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修订形成,明确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产业的细分类别和具体内涵,为各地方、各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支持政策提供依据,为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与2019年版相比,新版《目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调整目录名称,全面落实“双碳”战略。二是优化目录结构,更好厘清产业边界。三是拓展覆盖范围,增补重点新兴产业。四是明晰产业内涵,强化法规政策要求。(央视新闻)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尽快实现首次扩围

36碳获悉,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和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对《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去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89%。

碳市场扩容成为此次会上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赵英民表示:“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争取尽快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

上证科创板ESG等3条指数即将发布

2月29日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为及时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进一步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将于3月21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ESG指数,于3月4日正式发布上证智选科创板成长动量50策略指数和上证智选科创板龙头策略指数。

根据公告,上证科创板ESG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中证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最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ESG表现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近年来,沪市上市公司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23年,沪市共10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45%,披露数量和占比均创新高。上述3条指数的发布,将助力科创板更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ESG实践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支持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绿色发展,为市场提供多样化投资和分析工具。(新华网)

上海: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提升涉外企业ESG能力

2月26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推进,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不断提升本土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要打造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核算认证体系,推动国际规则“引进来”和本土认证“走出去”,加快建立本土产品碳足迹统计核算标准,帮助外贸企业实现碳足迹“可见、可溯、可认”。

会议原则同意《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并指出,要推动提高涉外企业ESG能力,构筑对外开放合作新优势。要强化规则标准对接,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规则体系,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相关标准。要强化产业生态支撑,打造一批ESG公共服务平台,加快集聚一批高能级的评级机构、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大力引进培育通晓环境、管理、金融等专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中国经济网)

两大光伏龙头各出手百亿扩产

2月26日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将投建淮安阿特斯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4GW切片、14GW电池、14GW组件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上述项目分三期建设,预期今年3月土建设备进场,计划总投资96.3亿元。阿特斯同时透露,项目产品采用N型技术,并可以得到政府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除了扩产消息,阿特斯同时宣布,拟回购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公司股份。

同日,另一电池组件龙头爱旭股份也宣布百亿项目开工。爱旭股份拟在济南建设一期年产1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99.7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4.98亿元,铺底及运营流动资金24.8亿元。(界面新闻)

东方电气、中石化在江西成立氢能公司,注册资本1.6亿元

2月27日消息,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电气石化氢能(江西)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洋,注册资本1.6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燃气经营、城市公共交通、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汽车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化工产品销售等。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东方电气旗下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旗下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9%。(财联社)

蔚来、南网储能达成“车网互动”合作

2月26日,南网储能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与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和蔚来能源将在电池银行投资管理、电池梯次和回收利用、换电站业务、虚拟电厂项目、股权投资合作方面展开合作。

此次合作,除了市场比较熟悉的电池银行、电池梯次和回收利用以外,还有比较新兴的概念虚拟电厂。有分析人士指出,南网储能科技与蔚来能源有望通过虚拟电厂项目实现“车网互动”,即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储能站等资源接入虚拟电厂平台,提供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服务,成为分布式储能的商业应用。(南方财经)

隆基发布HPBC双玻组件新品

2月29日,隆基首款基于HPBC技术的双玻组件——Hi-MO X6双玻耐湿热光伏组件正式发布。该组件主要应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光伏应用场景,是水泥屋顶、光伏车棚、阳光房等分布式屋顶的首选。至此,隆基在分布式场景已经形成Hi-MO X6、Hi-MO X6防积灰组件、Hi-MO X6双玻耐湿热组件的系列“家族”产品,可以有效满足国内大部分分布式场景对光伏电站可靠性的要求。

HPBC电池电极材料没有银铝合金,材料本质上不易发生电化学反应,在耐湿热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同时,该组件还采用双面POE胶膜工艺,抗水汽能力是EVA的七倍。在封装工艺方面采用高阻水密封胶,胶体分子结构间隙小,阻水效果更加明显。

经过专业的DH1000测试结果显示,在85°温度和85%的湿度下,该组件的衰减只有0.89%,远低于行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5%的行业标准。组件拥有30年功率质保,30年后依然可以拥有88.85%以上的输出功率质保,功率温度系数优化至-0.28%。(上海证券报)

晶科能源推出首款可再生能源生产的Neo Green组件

2月27日,晶科能源发布了首款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Neo Green组件。这些N型TOPCon Tiger Neo组件均由TÜV Rheinland认证的“零碳工厂”所生产。晶科能源是业内首家获得TÜV Rheinland颁发的“零碳工厂”认证的企业,认证范围包括硅锭制造、硅片切割、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制造。

据悉,此次发布的5吉瓦绿色组件Neo Green,是该公司多年研发工作以及在其垂直一体化供应链中最大化采用清洁能源的成果。晶科能源在乐山、楚雄和上饶的硅片、电池和组件工厂均采用了太阳能、水电和风电。

除了在生产和产品端100%使用清洁能源之外,晶科能源还将扩大可回收材料的使用,并增加电动卡车和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的使用,且逐步减少塑料包装。(证券时报)

瑞浦兰钧成为去年锂电池上市公司亏损王

2月29日晚间,瑞浦兰钧公告称,预计2023年净亏损18亿-20亿元,其2022年亏损额为4.5亿元。瑞浦兰钧由此超越孚能科技(2023年净亏损17.7亿元),成为去年国内亏损规模最大的锂电池上市公司。

瑞浦兰钧解释称,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其锂电池产品价格下行,但受生产周期影响,原材料价格下行未能及时传导至公司的销售成本。部分下游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导致其应收账款减值准备金增加。此外,管理及研发费用增加。

瑞浦兰钧2022年12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3年12月挂牌上市,募资20.13亿港元(约合18.5亿元人民币)。瑞浦兰钧在招股书中已预估,2023年将继续亏损,其同时预测,将于2025年实现盈利并产生经营现金流入。(界面新闻)

光伏行业协会今年计划探讨更为合理的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

2月28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透露,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4年部分重点工作包括:协助开展《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工作;加强产能监测工作;探索制定光伏价格指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委会的平台作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组织召开央国企与民营企业交流会议,探讨更为合理的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