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08 00:59

2005年,冯小刚和张国立联合提议,恢复繁体字代替简体字,易中天听说后,要求让他俩先把‘亂竈龜鬱’这四个繁体字写出来试试,看行不行?这一观点立即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网友表示:繁体字的笔画复杂、形态精美,能够更好地承载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繁体字是中华瑰宝,它的地位和作用就是传承中华文明,但是最近这几代人已经习惯了简体字,对文化传承的接受程度严重下降。看看台湾香港一直在用繁体字,并没有什么不妥。

也有网友表示反对:简体解决了全国性的文盲,提升了整体文化水平这是最重要的,繁体完全可以看个体需求自学,也可以让这方面有见长的去高学府深造更多字体。

还有网友发表观点:“简”是大势所趋,但“矫枉过正”带来问题,如:厂,偏旁部首作字,几无美感、字形也不稳。另一种是字意改变,如:后,消灭了“後”。不一而足,甚至都有歌谣嘲讽部分简体字了。但很大部份汉字仍简化不足,笔画二十以上的比比皆是,需要智慧进一步合理简化。

你一言我一语,各执己见,论战蔓延开来。在这场看似没完没了的争辩中,一位学者的态度尤其引人注目。

这就是生动幽默、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易中天教授。面对冯小刚和张国立的呼吁,易老师没有正面驳斥,而是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话:“你们先把亂竈龜鬱’四个字写给我看看!”这句看似无关痛痒的话语,却精准地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易老师认为,语言文字的首要功能是表达意思,其他装饰性考量都是次要的。繁体字笔画太复杂,普通人根本无法辨认,更别说书写了。

推行繁体字不仅违背实用主义原则,也与当代国民教育水平严重脱节。事实上,易老师的观点建立在他对汉字演变规律的深入理解之上。

简体字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字发展的整个历程,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早在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就已经出现了简化的字形。这充分说明,简化汉字并不与中国文化传统格格不入,而是中华文字自身演变的一部分。

对此,易老师主张顺应语言文字发展的趋势。他举出的例子非常实在:如果强制中小学生学习繁体字,势必给他们增加沉重学习负担,也会给教育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盲目主张回归繁体字,实则是对历史发展的倒退。

易老师的观点很快得到广泛认同。许多专家学者都表示,简体字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使用最广的文字符号,是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

我们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让语言文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场关于繁简字的论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中国面临的语言文字选择,易老师的观点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既要尊重历史,也顺应发展,既要传承文化,也要丰富其内涵。

这种兼容并蓄的态度,也许能为当前语言文字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在我看来,易老师一针见血的批评,正显示出他作为学者的学养与胸襟。

在这场看似存在“对”与“错”的论战中,易老师并没有判断对错,而是站在语言发展的高度,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中肯的意见。这种为真理而辩、不拘形式的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