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每经网 ( ) • 2024-03-13 00:13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赵云    

ETF市场又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

3月12日晚间,来自上交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天收盘,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总规模正式超过2000亿元、达到2002.76亿元,成为国内股票ETF历史上第一只规模站上2000亿大关的产品。(注:总规模5579508.77万份*最新净值3.5895元/份≈2002.76亿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5月4日,是全市场第33只成立的ETF产品,也是首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0月汇金宣布增持ETF以来,多只重要宽基ETF规模呈几何级增长。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今年以来规模更是大增近700亿元,涨幅惊人。

展望未来,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随着ETF市场产品饱和度进一步提升,主要市场参与者产品布局的“硬件”相差并没有那么大,基金公司的差异化可能更多体现在优质产品的数量和特色,以及服务能力的“软件”方面,从而对整个行业格局又将是一次重塑。

首只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股票ETF

3月12日,在全市场投资者的关注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为国内股票ETF历史上,第一只规模站上2000亿大关的产品。

作为典型的宽基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发布于2005年4月,聚焦沪深两市中规模大、流动性佳的300只股票,是表征两市龙头企业表现的代表性指标。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则是首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产品,成立于2012年5月。

随着近年来ETF快速发展,尤其是宽基指数ETF的强劲“吸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规模也在近年迎来了显著增长。

Wind数据显示,2023年8月7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为首只千亿级股票型ETF;而仅仅7个多月之后,该基金规模又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速惊人。

事实上,自去年10月汇金宣布增持ETF以来,多只重要宽基ETF都被资金“爆买”,规模均呈几何级增长。就在3月,多只沪深300ETF单日成交额甚至逼近百亿元,创下今年春节后的新高。

还是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截至3月12日,该基金年内净申购份额为183.51亿份、规模大增近700亿元。

目前规模排在全行业第二的易方达沪深300ETF,近年来规模也是连年翻倍,今年新增规模超过800亿元、年内净申购份额463.73亿份。

在如此强劲的势头之下,千亿元级ETF正在加速涌现。就在嘉实沪深300ETF规模突破千亿元之后,仅隔12个交易日,华夏沪深300ETF总规模也突破了1000亿元,成为国内第五只规模站上千亿元大关的股票ETF。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每经记者,宽基ETF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欢迎,背后主要有如下原因:

首先,从产品本身特点来看,宽基ETF一直具有风格清晰、持仓透明、适合作为投资组合构成“模块”的优势。随着近年来宽基ETF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和科普宣传的铺开,越来越多投资者对宽基ETF的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

宽基ETF规模越大,投资者数量越多,其流动性与市场容量反而会随之改善和扩大,边际管理成本又会大幅下降,并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引发从量变到质变的使用价值上升。

二是从兼顾投资收益与风险的角度来看,在2022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增速和资本市场表现双重下行的周期当中,使用宽基ETF进行投资,既可以防范投资个股或单个行业主题ETF潜在的非系统性“暴雷”风险,又可以规避投资小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可能会带来的行业、风格漂移的额外不确定性。

三是从市场生态建设来看,宽基ETF具有完善的商业环境。

一方面,其他类型ETF产品丰度增加在拓宽投资者选择范围的同时,本身也会从资产配置组合的角度带动宽基ETF的同步发展,实现不同ETF产品类型之间的相互赋能和工具使用价值的相互融合;

另一方面,部分主流宽基ETF已经构建了包括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和ETF期权的衍生品生态,宽基ETF现货的规模增长提高了衍生品持仓量的空间上限,衍生品的发展又反过来扩大宽基ETF投资需求,增强宽基ETF资金端的稳定性,两者互为表里,共荣共生,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循环。

ETF市场未来还有较大拓展空间

2024年是国内ETF市场发展的第二十个年头。第一个2000亿级别的“巨无霸”的诞生,反映了整个市场还在不断蓬勃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全市场ETF的资产净值已经突破2万亿元大关;而截至3月12日,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数据已经将近2.5万亿元。从2020年至今,整个市场规模已经实现了翻倍。

而从ETF市场的大头——股票型ETF的规模来看,几乎是每隔一年就实现翻倍。今年3月还未过半,股票型ETF的年内规模已增长约4000亿元,整体规模突破2万亿元似乎指日可待。

股票型ETF发展情况

上述公募人士对每经记者表示,ETF在资管新时代中将更多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一方面,ETF作为资金方,证券配置比例有严格的下限要求,从而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坚实稳定的长期资金,在市场承压时将有效发挥“锚”和“缓冲垫”的作用;另一方面,ETF作为资产方,以一篮子证券的形式,为包括个人和机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创设了相较于单个证券而言非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收益特征更为优化的可交易资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社交、点评类APP类似,ETF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网络效应”和“聚集效应”,即ETF产品数量越多,可供投资者使用的基础“模块”越丰富,最终能够构建的投资组合数量就可以实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其中每个ETF产品的潜在价值也都会有所提升。

“正是ETF行业的这类特点,在近几年引导行业供需两端进入了优质供给创造终端需求,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的正反馈循环,无论是为投资者、行业参与者还是为资本市场本身都带来了难能可贵的时代红利。”

展望未来,我国ETF市场虽然产品布局看似已较为饱和,但实际上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一方面是存量产品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另一方面还有大量潜在的机会,未来有望成为我国指数产品的重点布局方向。

“总体来说,随着ETF市场产品饱和度进一步提升,主要市场参与者产品布局的‘硬件’相差并没有那么大,基金公司的差异化可能更多体现在优质产品的数量和特色,以及服务能力的‘软件’方面,从而对整个行业格局又将是一次重塑。”上述人士总结道。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