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行业门户 ( ) • 2024-03-14 13:26

导语

Introduction

谈造车,极石的确是有些晚了。

作者丨邓勇拓

责编丨杨晶

编辑丨段永琪

“把造车当乐趣,生活不至于空虚。”

极石汽车创始人昌敬是一个爱车之人,谈及造车的过程,这是他给出的回复。自从2012年第一次开租来的丰田陆巡自驾进藏之后,自驾越野就成了他难以割舍的爱好,并且也享受着越野给他带来的感官刺激。

这似乎也能说明,极石的第一款车型为何以硬派越野的形象作为切入点。而作为一个造车“新兵”,昌敬还表示如果能够花10年、20年造车,自己也是很开心的。但现实问题是,丁磊的高合已经倒在了造车之路上,市场的洗牌速度其实比预想的快得多。

“‘极石汽车1月销量为0’等相关信息为不实信息,极石汽车目前运营一切正常。”

3月11日,极石汽车针对网上的一些声音做出了正式回应。同时,极石还给出了销量数据。到目前为止,极石01累计生产2,586辆,累计销量为2,357辆,其中今年1月实际销量为855辆,2月实际销量为552辆。

极石的理想

坊间都说,极石汽车是主攻扫地机器人的石头科技所成立的汽车品牌,这么说其实并不准确。虽然二者的老板都是昌敬,但极石汽车属于“另起炉灶”。

极石汽车隶属于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聚焦智能汽车创新的科技公司是2021年昌敬和前威马汽车CTO闫枫所联合创办的。昌敬曾经在石头科技业绩会上表示,洛轲智能与石头科技相互独立,在业务开展中,不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情形。

也正是基于昌敬和闫枫的个人经历,极石汽车的定位选择和“户外”绑定在一起。“在城市赛道和越野赛道,我们选择切入中间赛道。”闫枫说,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

洛轲智能给出了两点理由:一是目前电动车以聚焦城市性能的产品为主,在中国户外市场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兼顾城市、户外的新能源车未来会成为首选;二是遵循燃油车时代发展规律,家庭、户外、越野多元需求爆发,将会诞生细分场景下的差异化产品。

然而,除去外观上的差异化,消费者惊讶的发现,洛轲智能居然打造了一款极石版的理想。

作为一款新能源SUV,极石01采用了和理想L系列相同的增程系统,二者都以1.5T四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并且搭配前后双电机的动力布局。理想L8被视作极石01的有力竞争者,因此极石01也配有比理想L8功率更大的前电机以及更大的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表现略胜一筹。

同样,论内饰设计极石也和理想采用了相同的思路。彩电沙发同样是卖点,只是前排少了副驾娱乐屏,第二排前方的顶部也同样配备了一块屏幕。在理想“家庭房”理念的基础上,趁着这几年露营的火爆,极石01还可以选装户外厨房套装,车尾门上自带一套户外厨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实,“理想化”并不可怕,毕竟理想对于家庭用车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得人心,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极石01的外观。

每一个看到极石01的人,都会觉得这台车和路虎卫士有些相似。外观上“含卫率”过高,内饰和定位又和理想过于相似,甚至连官网代码都在照搬理想,让人啼笑皆非。在市场中,当一款车型被贴上抄袭的标签,基本上就和高端消费群体无缘了。

平心而论,如果连自我风格的树立都是在别人已有的基础上而完成的,又该如何有效触及消费者的内心。而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如果第一款产品没有“站稳”,那么后面的事情就会变得有些棘手了。

极石虽然公布了官方的销量数据,但和上险数据相差甚远。交付三个多月来,极石01在去年的上险量为385辆,今年1月则为579辆。

吉时已过

似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想造车。无论是我们常说的“蔚小理”中的李斌、何小鹏、李想,还是后来加入的雷军、李一男,我们看到了太多决定要放手造车的新名字,甚至包括像创维、格力等这些家电企业也纷纷涉足造车领域。

但是,造车是要有资质的。

想造车,获得生产资质的方式无外乎三种:与有资质的车企合作代工生产、收购有资质的汽车企业、或者自己独立申请资质。随着国家对资质的逐步限制,独立申请资质已经几乎不可能,对于后来者,只有前两条路可以选则。

对于蔚小理三杰,理想在2018年以6.5亿元收购了力帆汽车100%的股权,获得了造车资质;小鹏开始选择海马代工,后来在2020年以12.5亿元收购了广东福迪汽车100%股权,从而获得了资质。而蔚来历经九年,才在去年拿到了独立生产资质,终结代工模式。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解决资质的问题。李一男的自游家就因为没有造车资质而宣告解散,而即使是造车呼声极高的雷军,也为独立的生产资质犯了难,最终小米汽车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极石汽车也选择了代工的模式。2023年6月,在工信部372批新车公示中出现了极石01车型的申报信息,申报厂商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尾标为北京汽车制造厂。

此前,洛轲智能曾获得魏桥创业集团战略投资的10亿美元,而北汽制造(青岛)的控股股东青岛富路投资的大股东在2023年2月变更为魏桥国科智行,占股比71%,魏桥创业集团控股北汽制造。因此,极石01由北汽制造来代工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不仅是要解决资质问题,造车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

李斌曾言,一家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阶段至少需要200亿元。已经倒下的威马汽车用自己的实际情况证明了这一点。2019年至2021年期间,威马三年间共计亏损人民币174亿元。到2021年底,威马的负债总额达到了406亿元。

造车也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愿意相信,既然选择造车,昌敬在资本投入方面一定有所准备。但从市场来看,即使愿意花重金去投入,也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回报,就像广受好评的高合,也难抵抗市场的不仁慈。

更棘手的是,从去年开始,市场竞争的“惨烈”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价格战愈演愈烈,很多品牌以价换量,只为了在市场中多一份话语权;新车层出不穷,各个细分市场的新车型数不胜数,甚至一些品牌也玩起了“车海战术”。

如此看来,在这个时间点进入汽车市场的昌敬和他的极石汽车,是不是有些晚了?

很显然,昌敬已经不需要靠极石汽车证明自己。作为一名成功把公司待上市的创业者,他愿意投身汽车行业恐怕真的是因为热爱。但是,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是残酷的,对于一家造车新势力,热爱终究抵不住“烧钱”的岁月漫长。

至于极石,车在卖,店在建。极石究竟能不能成为汽车圈里一颗“疯狂的石头”,按照中国市场目前这样的“卷法”,答案估计很快就会浮现。

       原文标题 : 极石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