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3-15 17:00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遭遇:停车扫码缴费,还需要关注公众号、加入会员、注册登录等“层层通关”,然后稀里糊涂、不情不愿但又不得不提供一系列个人信息。

这正是上海市“亮剑浦江·2023”专项执法行动中重点关注、集中治理的乱象。从首批示范的64家商场,到目前16个区共462家设有停车场的商场,全部推出了停车缴费“纯净码”(不收集任何个人信息),消费者只需完成“输入车牌号、点击缴费”两步,全程耗时10秒左右就可离场,在全国范围首创“上海经验”。

提高通行效率、便利消费者的好处,自不必说。保护个人信息,首先就要对索取个人信息保持高度敏感,“纯净码”的推广,便是一道“上游闸门”。

很多日常性的消费场景,其实存在着对消费者有意无意的规训。以停车缴费为例,为了早点出库(晚了还可能要多缴费),消费者往往不得不按照商场设置的规则一步步点下去,虽然心中犯嘀咕,但一想到去找保安或商场经理“理论一番”,必然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只能把不解、不满都往肚子里咽。

这看起来是小事,但又是一大痛点:关注了很多不想关注的公众号,注册了很多不需要的会员,个人信息可能有意无意中就泄露或被滥用了。那些骚扰短信、电话,微信聊天列表里不知来源的红点,很多时候就是来自类似扫码缴费这些不经意间的场景。

因此,保护个人信息就是要从指尖上的小事做起。扫干干净净的码,嗖嗖地出库,让停车缴费简简单单,这是商场的应有服务,也是行业本分。

事实上,《个人信息保护法》早就规定了两个“最小原则”:一个是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另一个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显然,停车缴费只需要车牌信息就可以了,再索取其他信息就越界了。

当然,“纯净码”的推广也绝非简单地一刀切。上海此次专项行动特别强调,若以停车费优惠、会员积分等名义张贴商场会员码或公众号二维码,必须有充分提示并仅收集与相关服务有关的个人信息。这也为商家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留下空间。

一线执法中,执法人员也发现有些企业在自纠自查过程中存在困惑,比如无法把握《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最小必要原则”的概念。为此,上海多部门联合制定了《上海市商场停车场扫码缴费服务合规指引》,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引,确保企业准确理解法律法规要求,进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消费者,也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正因为有些消费场景很细微,有限的执法力量不可能实时触达,就更需要广大消费者在遇到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场景时,或者在事后,积极反馈线索,助力执法力量深入整治。

不只是商场停车缴费,扫码点餐、景点景区购票服务、人脸识别滥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等重点场景,也在此次专项行动集中治理范围内。期待这份“上海经验”能够推广到更多地方,覆盖更多消费或应用场景,在全社会、全业态织密织牢个人信息保护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