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15 19:59

来源 | 深蓝财经综合自观察者网、湖北经视、南都周刊、长江日报、中国新闻网、凤凰WEEKLY等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备受瞩目的“面馆第一股”候选人——和府捞面,因涉足预制菜风波而备受质疑。其售价高昂的面条,竟被揭露为预制菜,与其宣传的“养生食材”“健康”理念背道而驰,令人大跌眼镜。

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本身并无过多敌意,但关键在于和府捞面的营销策略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一碗标价四五十元的捞面,其背后却是料包勾兑,这样的“科技与狠活”,真的配得上其高昂的售价吗?

与此同时,除了和府捞面,近期还有东航航餐、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和茉酸奶,以及水果连锁品牌百果园相继登上新闻头条。

书亦烧仙草的情况尤为引人关注。其“草莓啵啵酸奶”产品被检测出营养成分比例失衡,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以及乳糖含量总和竟不如蔗糖含量高。在被上海消保委点名批评后,书亦烧仙草虽将产品更名为水果茶,但消保委并未就此罢休,反而警告书亦烧仙草:把一杯糖水命名为水果茶,你这样干是很容易被职业打假人盯上的!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

人送外号“水果刺客”的百果园,也在这个3·15前夕迎来了网友的审判。据报道,百果园一门店,其店员总是会将有问题的水果做成高端水果果盘出售,而店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称此为“化腐朽为神奇”。对此,网友锐评:“我以为把烂果当鲜榨果汁卖,已经是水果店的道德底线了,没想到还能当高端果切,百果园好意思对外宣称‘致力于做更好吃的水果’?”

事实上,早在百果园IPO阶段,市场就已对其加盟店的品质管控能力表示担忧。如今,百果园上市仅一年,其总市值已蒸发51亿,跌幅达54%,无疑证明了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不认可。

希望接下来,这些“卖面的”“卖茶饮的”还有“卖水果的”都长点心,真正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

下列为媒体的具体报道:

1

和府捞面:“养生好面”被曝是预制菜

据凤凰WEEKLY,外卖软件中和府捞面的宣传图上有着“养生食材,健康不贵”八个大字,但在社交平台上,时常有消费者称和府的员工当着他们的面,将料理包里的东西挤进了面碗当中。一碗面,汤头来自科技与狠活儿的冲调,浇头则源自保质期100多天的料包,如果还把自己定位成养生好面,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了。

微博截图

不仅如此,在2022年9月,上海的一家和府餐饮管理公司还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罚了5万块钱,原因是该公司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作为粉面世界的“香饽饽”,和府捞面从2016年到2022年连续融资6次,还被传出赴港上市,但2020年到2022年3年间亏了7个亿引发了不少讨论。

2

东航航餐吃出异物

近日,施女士向中新网记者表示,自己在航空公司提供的航餐中吃出异物,并质疑其餐食制作流程是否安全。

“3月14日那天,我坐东航MU5123从上海飞往北京时,在飞机提供的炒饭里吃出了绳子。当时光线比较暗,看起来是墨绿色的尼龙绳。”

她向记者表示,自己随即检查了发放的所有餐食。“饭是密封的,不可能是从其他地方带到饭里的,肯定是一开始就在包装里。”

受访者供图。

施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向空姐反馈后,一开始空姐称给她再换一份餐食,在被拒绝后,另一位负责人前来沟通。“她说很抱歉,她们也不太清楚怎么回事。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给我换一份商务舱的餐食,然后我说我已经吃不下了,不用再给我拿一份了。”

随后,该负责人又提出了积分赔偿的方案,但同样被施女士拒绝。“东航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但这些赔偿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只想知道这个绳子是从哪儿来的,是怎么被带进来的,飞机餐的制作流程是不是安全?”

施女士出示的“补偿确认书”显示,上述“补偿方案及依据”为“《服务快速补救操作程序》4.3.1餐食问题”。对此,施女士表示了疑惑:“在网上没有搜到这个所谓操作程序,航司赔偿的依据是什么?”

针对旅客“航餐吃出尼龙绳一事”,记者15日致电东航客服,对方回应称,“已经记录反馈此事,后续会有专人回复。”至于是哪家配餐公司提供的餐食,为何餐食中出现异物,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暂不清楚。另外,飞机上执行的相关程序为东航内部操作程序。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航空食品供应商基本上都由航空集团控股,或由机场方投资设立,少部分由第三方餐饮公司介入。

施女士出示的“补偿确认书”。受访者供图。

记者查询东航集团官网注意到,该集团下属投资公司包括“东方航空食品投资有限公司”,而“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为上述公司控股企业。“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其拥有浦东、虹桥两座配餐楼,总建筑面积达48500平方米,员工2100多人,日均配餐量超过9万份。记者多次致电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均无人接听。

3

百果园:门店把烂水果做成拼盘,

直言这是“化腐朽为神奇”

主打中高端水果的连锁企业“百果园”,一直对外宣称“致力于做更好吃的水果”。

然而,近期,百果园却不断遭到消费者的吐槽说“在百果园买到的水果不新鲜”“果切拼盘里的水果味道不对”......

据湖北经视报道,消费者高女士反映,她在百果园APP下单买了开口椰子,椰子送到家后她发现,椰子开口处有发霉的迹象。高女士说:“我当时买这个椰子是为了补充母乳,他们店员却说如果食用之后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带你去医院,我感觉他们店员对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很轻视。”

在一些外卖平台,也有消费者留言称,在百果园买到了不新鲜的水果。

接到消费者反映后,湖北经视记者卧底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门店,成为一名营业员。工作期间,记者发现店内员工趁店内没有顾客时,将表面小部分腐烂的苹果、坏掉的橙子、烂火龙果、烂蜜瓜等进行处理,制成果切拼盘,堂而皇之地摆出去售卖。

该店员更是将这称之为:“化腐朽为神奇”,还对卧底记者说:“你尝一下,一点烂的味道都没有。”

此外,百果园声称“绝不售卖隔夜水果”的百果园,但实际上这家门店却经常将隔夜切开的水果当成新鲜水果售卖。店员告诉记者,门店为了减少浪费,会将头天切开的水果带回宿舍冰箱存放,第二天早上开门的时候再带回来继续售卖。还告诉记者:“要跟消费者说,是今天现剥的。”

该门店还经常销售过期水果,以次充好。比如,该门店店员拿198元/kg的JJ车厘子配给了下单318元/kg的JJJJ车厘子顾客。

4

书亦烧仙草:先被上海消保委点名、

又被曝更改食材有效期标签、

使用隔夜食材、店员用嘴尝判断食材是否过期

书亦烧仙草应该是今年315最惨的消费品牌了。

3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发文《@书亦烧仙草,你家的“草莓啵啵酸奶”里的酸奶去哪里了?丨消保委监督》称,从书亦烧仙草上海黄浦宏伊广场店购买了“草莓啵啵酸奶”样品,并委托专业机构检测营养成分。

检测结果显示,书亦烧仙草“草莓啵啵酸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只有0.53g/100g(3.286g/杯),脂肪含量只有1.01g/100g(6.262g/杯),乳糖含量也只有0.32g/100g(2g/杯)。上海市消保委又购买了某预包装酸奶,检测发现该产品脂肪含量在5g/100g左右,蛋白质含量约为4g/100g,乳糖含量达到3g/100g。

对此,书亦烧仙草于3月9日作出了回应,承认该款产品实际上是一款“酸奶风味饮品”,在600毫升的饮品中仅含有70毫升的酸奶。此外,他们还承认在饮品中添加了30毫升的蔗糖。然而,对于“草莓啵啵酸奶”中其他配料的成分以及如何实现整杯饮品类似于酸奶的质感和口感,书亦烧仙草并未在回应中给出明确答案。

而在被点名后,书亦烧仙草并未将该产品下架,而是将名字更改为“草莓酸奶水果茶”继续售卖。

紧接着,在3月14日晚播出的湖北315晚会上,又曝光了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在操作时违反规定,存在频繁更改食材效期标签、使用隔夜食材,甚至用嘴尝食材来判断是否“坏了”的现象。

据湖北经视直播此前的报道,在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员工频改食材效期标签,过期继续使用,因为随意替换效期标签,店员并不清楚食材是什么时间启用的,什么时候该废弃,使用过期甚至隔夜食材的情况不胜枚举,头天晚上切好的西瓜,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废弃,过没过期全靠员工嘴尝。针对食材效期到期必须废弃的规定,店员却有着自己的理解,“过期并不是说它已经坏掉了,它的效期就是总部给你规定,效期只能让你用这么长时间,到了这个点你就要换效期。”

5

茉酸奶:脂肪含量奇高!被上海消保委点名

3月13日,上海消保委发文称,茉酸奶一款“芒果酸奶奶昔”饮品所用的酸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很高,且样品被检出蔗糖和麦芽糖。

据上海消保委公布的检测数据,其购买的茉酸奶芒果酸奶奶昔样品,蛋白质含量0.75g/100g,脂肪2.44g/100g,乳糖0.88g/100g。对比来看,上海消保委检测的一款配料表简单的预包装酸奶样品,蛋白质4g/100g,脂肪5g/100g,乳糖3g/100g。按百分比看,茉酸奶样品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含量均比酸奶样品低。

上海市消保委称,茉酸奶饮品多出来的脂肪不来自于酸奶和芒果,“那就需要茉酸奶跟消费者说明一下,在芒果酸奶奶昔加了啥?”同日,#上海消保委点名茉酸奶#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3月13日晚,茉酸奶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茉酸奶对上海消保委提到的相关问题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内便成立了内部自查小组,同时也积极与各方保持沟通。

茉酸奶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消保委检测的“芒果酸奶奶昔”主要原料为酸奶、芒果和基底/100%牧场牛乳(消费者可二选一),其中基底主要成分为进口乳粉。“芒果酸奶奶昔”中的脂肪主要来源于酸奶和基底,糖分主要来源于芒果、酸奶和基底,不含有任何人造反式脂肪酸,也未添加植脂末,所有原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但对于上海消保委点名的“多出来的脂肪”“被检出的麦芽糖和蔗糖”来源于什么配料,茉酸奶没有明确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以此采访茉酸奶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茉酸奶官网显示,“茉酸奶More Yogurt ”始于2014年,所属企业为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窄门餐眼显示,截至3月2日,茉酸奶在全国共有1582家门店。

*数据支持:天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