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16 17:21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1

过去的这个周末,真的发生了太多事情,令人百感交集。

不得不说,人生的确是无常的,有时你以为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末,但意外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而今天我们重点讨论的事件,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有所了解:5月22日,在甘肃白银的一场山地马拉松比赛中,由于突发降温天气,数十名参赛者被困山上,求救无门,最终21人死亡,8人受伤,伤亡率超过17%。

死者当中,就包括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梁晶、残运会冠军黄关军等“大神”,对于体育圈来说,这绝对是沉痛的一天。

梁晶去世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目前,各方部门已经展开了调查,相信会在未来几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责任推定,一一呈现在公众面前。

但消逝的生命,是无论如何也回不来了,也不由得令人深思,这样一场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比赛,最后却令如此多人遇难,真的是“天灾”那么简单吗?

看回比赛亲历者们事后分享的故事,我们却不由得背后一凉,所谓天灾,原来只是导火索,在它前面,早已埋下无数致命细节。我们和死神的距离,有时只隔了一个契机。

2

2021年5月22日上午9点,白银景泰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正式开始。

5公里健康跑、21公里越野赛和100公里越野赛三个项目同时进行,而最终出事的,都集中在100公里越野赛上。

据主办方给出的海报显示,100公里越野赛的路线环绕了整个景区,其中包括需要用手攀爬的陡峭路段以及位于腹地深处、人迹罕至的路段。

沿途打卡点(Cp)一共9个,每个都有指定的关闭时间,就是说,一旦选手在打卡点关闭之后才到达,就会被视为主动放弃比赛。而终点的关闭时间为次日凌晨5点,也就是说,这100公里的路程,选手们要用21个小时跑完。

每个打卡点的关闭时间间隔,都在1到2个小时左右,只有Cp2到Cp3的间隔是3个半小时,足以说明这段路的复杂和陡峭。

更不巧的是,最后天气突变、狂风暴雨席卷整个景区之时,很多选手所在的位置,正是Cp2和Cp3之间。

据幸存的参赛者事后回忆,当天天气并不好,比赛前好长一段时间,就已经刮起了大风,很多人都帽子都被吹跑了,还有下雨的迹象。但当时显然大家都没放在心上。

比赛开始一个多小时之后,很多选手已经跑到了Cp2,然而就在此时,天空下起了雨,从一开始的零星小雨,变成了密集且刺骨的大雨,夹杂着逆风和冰雹,据事后的气象资料显示,当时刮起的大风足足有9级。

选手们不得不停下来,有的拿出了毯子,但是瞬间就被寒风吹破,变成了一张破布。

雪上加霜的是,Cp2到Cp3之间,是一个长8公里、爬升高度1000米的陡坡,某些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且是砂质土壤,没有任何植被可供遮掩。

按照高中地理学知识,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也就是说,从Cp2到Cp3,温差足足有6度,越往上,情势越恶劣,因此越跑在前面的选手,被天气狙击得越厉害,还没跑到Cp3,就纷纷因为失温而倒下。

而且,哪怕跑到了Cp3,也不一定有用,由于这段路太陡峭,摩托车也上不去,所以Cp3里面并没有任何补给。

中午12点左右,主办方陆续收到了求救,很多人当时已经被困在山上,被冻得意识模糊,加上陡峭的地形和浓雾,原路返回也成了奢望。

主办方派出的救援队,此时才上山,尽管已尽力搜救,但已经是鞭长莫及,后来还遭遇了泥石流天气,非常被动。

直到23日早上,搜救行动才陆续结束,最后确认了有21人丧生。

3

以上就是这起事故的基本情况,只要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当中的bug实在太多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极端天气预警,从幸存者的叙述以及当时拍摄的照片来看,当日的极端天气并非没有征兆,早就刮起了大风,天色也很阴沉。就算是在天气预报上,当日也是有雨和风的。

虽说当时肯定没人会预料到,最后会这么糟糕,但是,在变天的征兆如此明显的情况下,主办方一点应对措施都没有,真的讲得过去吗?

山地马拉松虽然带了“马拉松”三个字,但是难度和马拉松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属于一种极限运动。

马拉松是在平地上跑42.2公里,但这种山地马拉松,动辄100公里,而且绝大部分路段都是在地形复杂的山上,时间更是分分钟跨到深夜。

事发地景泰黄河石林的基本地貌

普通人一旦遇到下雨,就算是爬个小山坡,一个不留神也会摔得眼冒金星,运动员就算再厉害,那也是人,可不是像壁虎那样能挂在石头上的。

因此,如遇恶劣天气比赛取消,是这类极限运动的惯例。

但这次比赛中,主办方在起跑两小时后、风雨已经非常猛烈的情况下,才匆匆取消比赛,号召大家返回,显然已经来不及。

当然你可以说“天有不测风云”,不能全怪主办方,但是接下来的那么多细节,要说不是主办方的锅,那就说不过去了。

一,比赛当时,很多选手只穿了短衣短裤,没有山地马拉松本应必备的冲锋衣,在气温骤降时瞬间陷入被动,最好的情况,也是被冻得手脚发麻。

究其原因,就是主办方当时认为已经入夏,气温不低(实际上也只有十几度),所以没有强制要求选手们穿冲锋衣。冲锋衣、保暖衣裤等物品,只有个别有经验的选手自己准备了。

更离谱的是,主办方提前一天就收走了选手们的转运包,寄存在距离起点约66公里的Cp6换装点,很多当时觉得天气热而没必要带冲锋衣的选手,将冲锋衣放在了转运包里面,导致第二天起跑时就衣裳单薄,哆哆嗦嗦。

如果主办方能更好考虑天气的变化,在当天早上而不是前一天收走转运包,说不定会有更多人来得及穿上冲锋衣。

二,补给和救援配备严重不足,说白了就是在赌运气。

根据报道,一位在几年前就参加过同样赛事的选手,曾向主办方提议在补给站提供一些基本的运动饮料,但是被工作人员回怼:“你第一次玩越野吗?”

不难看出,理所当然地忽略一切潜在危险因素,已经成为了主办方的惯例。

我总觉得,他们的想法就是“极限运动员必然是厉害的,所以主办方不需要做什么,他们自己能搞定自己。”

从Cp2到Cp3,地形陡峭得连摩托车都上不去,所以打卡点上没有任何补给,连基本的水、药品以及供人休息的设施都没有,但他们将这定成了每个人都要爬上去的赛道。

你仔细品品,这何止是离谱?

就算这次没发生重大事故,就一两个选手受伤了,他们真的有能力做好应对吗?

一个万幸且讽刺的现实就是,灾难发生时,一个住在山上的牧羊大叔,凭一己之力,救下了6名已经奄奄一息的选手。

他并不是什么专业搜救人士,只是在对的时间点出现在了对的地方。

那么,如果当初主办方没那么敷衍,好歹在每个打卡点上配备几个救援人员,而不是遇到情况才派人匆忙上山,那么事情的结果,会不会逆转过来呢?

因为是极限运动,所以才要细心准备,万无一失,而不是“他们厉害,能照顾好自己”。

可以说,按照主办方的尿性,以往几届没出事,纯属走运,就算意外没发生在2021年5月22日,也必然会在将来的任何一日,以最惨痛的形式发生。

4

主办方要担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更令我担心的是,这类运动在国内野蛮生长的发展环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这几年来,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名目是越来越多了。

一开始是小清新的徒步,然后就是各种城市马拉松,再后来连马拉松都满足不了人们,山地运动、越野异军突起,成为了运动圈鄙视链的顶端。

本来,人们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但问题就是,极限运动领域发展时间太短、步调又太快,行业规则都没规范化,就纷纷吸引大家参与,搞到最后,还用起了商业营销那一套,变成了商业活动,而不是体育活动。

比如这次出事的白银景泰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算上今年,已经举办了四届,基本套路就是:用奖金吸引选手参加,再用人气招商引资。

据媒体报导,越野赛背后的白银山地马拉松公司,三年来凭借这个项目,中标400万,但是从官方的渠道,并没有查到任何相关的投标信息

因此,我们有理由将这个项目,推定为一个并不正规的商业项目,专业性令人担忧。

而这个比赛之所以吸引选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丰厚的奖金。

100公里的山地马拉松,本就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对运动员应该是求精不求多。但是,这次比赛的限制人数为400人,最终参加的人数为170多人。

事后很多幸存者也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这类项目,原因是主办方规定,只要能跑完全程,就能拿到1600元奖金,而报名费是1000元,有赚

因利益而来的选手们,专业性有多强,有没有应对危机的能力,我真的不敢想。

而且这绝不是孤例,近几年,所有和“马拉松”有关的项目,都变成了潮流,报名费动辄成百上千,还供不应求。

比如2017年的北京马拉松,参与者足足有3万人,而且参赛资格得靠摇号,可想而知有多火。

但需求在急剧飙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一是比赛主办方鱼龙混杂,专业性成谜。很多所谓的大赛事,连基本的配套都没有保证,只靠奖金凑人气;

二是参赛者动机不纯,有的是为了令自己显得“高级”,有的是为了奖金,但本人并没有相关的专业训练,不说应对突发情况了,连正确的跑法都不一定掌握,纷纷拿自己的膝盖祭天。

但是,如果一味急进,基本技能都没掌握,光靠一股热血,或者为了一点奖金,就使劲往极限比赛里面凑,值得吗?

个人觉得,除非是职业运动员,否则普通大众,真的不应该对极限运动如此狂热,因为里面的门道和风险,真的比想象中的多太多了。

其实,只要爱运动,随处都能找到乐趣,不必非要“挑战极限”。

运动而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们的生活,还有家人、工作、朋友,以及美好的未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为了运动而损害身体,那才叫得不偿失。

极限运动的“烧”,也许是时候要消退了。我们不是拒绝极限运动,而是需要更专业、安全的极限运动,如果连安全都不能保证,那么这样的比赛,不要也罢。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毒哥新书《别装得无懈可击,却活得软弱无力》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