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3-17 13:04

2024年3月16日,俄罗斯钢琴家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如约而至。东方艺术中心座无虚席,每首曲终余音尚响起便迫不及待的雷动掌声及欢呼,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签售长龙,可见得申城乐迷对她的由衷喜爱。

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钢琴独奏会 海报

这是时隔14年她第二次来到东艺。彼时年仅25岁的阿芙蒂耶娃,刚刚荣获2010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继阿格里奇后、肖赛45年来首位女性冠军”——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此津津乐道,尽管她的演奏超越性别。

阿芙蒂耶娃在东艺演出现场 摄影:李长缨

通过作品的组合给出自己的叙事,是阿芙蒂耶娃的一贯风格,而当晚的曲目结构像是一场盛大的回溯。上半场肖邦,开场便是完成于作曲家生命最后几年的《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Op.61,1846)和《升F大调船歌》(Op.60),通过《升C小调前奏曲》(Op.45,1941)和《升C小调第三谐谑曲》(Op.39,1839),再到年仅20岁时创作的《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兰舞曲》(Op.22,1830),阿芙蒂耶娃的演绎层次相当分明,倒叙出肖邦从兼具厚度与自由幻想的晚期风格,到年少初出茅庐的流光溢彩。下半场李斯特,同样开启于晚期:阴郁、激进的《死神查尔达什》(S.224,1882)、《乌云》(S.199,1881),最后以深邃宏大的《b小调奏鸣曲》(S.178,1853)压轴。甚至连加演也没有放过,加演再度回到晚期:肖邦最后的《夜曲》(Op.62 No.1)——三月是傅聪大师的生日,阿芙蒂耶娃为纪念恩师而演奏;以及李斯特走向无调性探索的小品《梅菲斯托华尔兹》(S.216a)。

与这种回溯相一致,阿芙蒂耶娃营造出一种不可遏制的时间上的推动力。她的气息长到两个半场皆一气贯通。这其中自有曲目安排和调性的原因——上半场构成两个五度:首尾降A到降E,包裹着中间的升F到升C。《前奏曲》相对轻盈的优美和咏叹作为中点,既以小调色彩形成对比和短暂安宁,又和前后作品的厚重与辉煌构成套曲般的结构。阿芙蒂耶娃将同为升C小调的《前奏曲》和《第三谐谑曲》连贯演奏,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意图。掌声与鞠躬好像没有进入她的意识,她停下的时候,并没有停下。下半场也是如此,三首曲目不间断演奏,长达40分钟。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阿芙蒂耶娃的演奏具有强大的建筑结构感,这使得2个小时的音乐会,仿佛一呼一吸之间便完成了,其中却又忽闪着许多闪光,非常特别的时间体验。她不只是考虑一部作品的结构。要知道像《b小调奏鸣曲》和《幻想波兰》这样的作品,素材多么繁复、和声多么瞬息万变、结构上的层次多么丰富,把握一首已经非常不容易,但阿芙蒂耶娃,她要的是整场音乐会——《幻想波兰》的高潮、《华丽大波兰》的高潮与《b小调奏鸣曲》的高潮,在不同的层次中。

所以她不会被某些细节过分牵动,这可能也是一些评论认为她平淡的原因。她的动人在于深度,像最好的莱卡相机,在深度之中给出充满细节的品味和层次感。也因此,音色的瞬间变幻不是平面的强与弱,而是和整体的空间贯通一气,技巧强大但退至音乐背后仅作为支撑。所以她的肖邦很有厚度,敏感炙热,但不神经质,即使华丽辉煌也富有质感。偶有失误可忽略不计,唯一不满足的是推力和结构感——偶尔——有些锐利,尤其对于肖邦来说,会少了些回味。而她的《b小调奏鸣曲》,主题的对比好像不只是在时间中展开,魔鬼的下坠与恐怖,人性的执着纠结与梦的追逐和破碎,以及俯瞰众生的超脱与悲悯,存在于立体的空间中。她同时是流动和静止的,这种张力令人感到迷醉。

其实,看谱听阿芙蒂耶娃是一种享受,她对乐谱异常严谨,常使细节生动起来,听到令人惊喜的想法和处理。比如赋予《船歌》的伴奏音型以角色感,利用冲突呈现声部的丰富性,或以特别的色彩变化突出《b小调奏鸣曲》主题间的关联及对比。

我在现场打开了乐谱,可是,很快便不再翻动。我感到自己不想因为乐谱的中转,而错过与她的神交。阿芙蒂耶娃穿着一套玄黑底色的亮片西装,有时候我似乎已经看不清她了,只觉得一团光在舞台上星河璀璨。她使声音背后的作曲家鲜活起来,《华丽大波兰舞曲》中有巨大的喜悦,《b小调奏鸣曲》感叹人生的悲欣交集。阿芙蒂耶娃的音乐没有表演的感觉,是心光一现,共振真实的存在。

 (作者鲁瑶,上海音乐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