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3-17 13:17

(中央社记者陈韵聿伦敦16日专电)英国一项研究指出,尽管欧美试图降低在核产业供应链对俄罗斯的依赖,俄罗斯不仅依然在市场上保有优势,且有迹象显示,中国有野心利用各国对俄制产品的进口限制,扩张自己的国际市场版图。

考量俄罗斯核产业在侵略战争及军工业供应链扮演要角,并为莫斯科当局创造可观收入,研究呼吁,各国有必要对俄罗斯相关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联合施加更严格的进口限制与制裁。

此外,为降低对俄依赖,各国宜强化自身或盟友伙伴的浓缩铀和核燃料生产能力。欧盟至今未对俄罗斯国营核子企业Rosatom实施任何制裁,也反映欧洲的依赖困境。

与此同时,报告示警,各国应避免转而依赖中国。

英国智库「皇家联合军事研究所」(RUSI)近日发表报告,分析俄产浓缩铀的国际贸易现况与趋势。

根据报告,Rosatom依然是全球浓缩铀最大供应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及其他资料库显示,世界各国在2021年估计自俄罗斯进口价值约12亿9000万美元的浓缩铀,2022年和2023年的进口数字则分别为20亿3000万美元、27亿美元,呈上升趋势。

世界核能协会(WNA)去年9月发布的国际核燃料市场最新报告指出,俄罗斯掌握全球近半浓缩铀产能。

国际铀浓缩服务几乎由4大企业垄断:Rosatom、中国核工业集团(CNNC)、总部位于法国的欧安诺(Orano),以及英国-荷兰-德国集团尤蓝可(Urenco)。核燃料生产同样由少数企业掌握。

这样的市场现实让俄方敢扬言限制浓缩铀出口。部分专家评估,一旦俄罗斯中断供应,即便是美国,也可能在确保核能设施持续正常运转面临挑战。

不过,俄罗斯2022年2月全面侵略乌克兰后,部分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伙伴开始采取有限措施,试图限缩俄罗斯核产业营收,例如英、美制裁Rosatom部分高层,英国于2022年7月对进口自俄罗斯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和同位素新课征35%关税。

报告指出,因应新情势,俄罗斯可透过「出口移转」策略,寻求维持、甚至扩大浓缩铀出口额。

所谓的移转策略指的是Rosatom等企业可将浓缩铀出口至仍愿意交易的国家,用于满足该国国内核能设施需求;进口国接著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自己生产的浓缩铀,利用相关国家有意降低对俄依赖、避免资助俄罗斯战争机器,顺势抢占市场。

类似策略已可见于俄罗斯如何因应原油出口受限制。举例而言,德国2023年扩大进口来自印度的成品油,而早在2022年,印度即跃升为俄罗斯原油主要进口国之一。

RUSI报告指出,若这类国际贸易模式有助规避制裁,俄罗斯自然有动机对核产品出口比照办理。

根据工程服务顾问公司IBR去年10月的报告,有迹象显示,Rosatom已开始采取这样的策略,并在法国和中国取得可观成果。IBR由一群前苏联核子专家于1991年成立。

IBR分析,中、法的俄罗斯浓缩铀进口量自2022年起大幅增加。同时,法国计划扩大对美出口浓缩铀,而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CNEIC)已与南韩「水电与核电公司」(Korea Hydro & Nuclear Power, KHNP)签订2026至2031年的供应合约。

根据RUSI的报告,中国官方贸易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进口约44吨俄罗斯浓缩铀,2021年进口0吨,2022年则暴增至685吨,达2011年以来最高。2023年,中国进口467吨俄罗斯浓缩铀,虽明显少于2022年,仍较过去许多年的进口量大。

除了用于提升国内「安全库存量」、满足持续增长的核能设施需求,报告指出,中国增加进口浓缩铀的原因可能还包括发展本国出口。

尽管在2022年,中国仅出口97吨浓缩铀,与2021年的95吨相差不大,且明显低于过去特定几年的出口量,来到2023年,中国的浓缩铀出口量较2021年激增288%,达368吨。

报告分析,2023年中国浓缩铀出口激增,主要得归功于美国市场。2019至2021年,美、中官方贸易资料皆未见中国对美出口浓缩铀的纪录,但在2023年,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175吨,相当于较2015至2022年这8年期间中国对美浓缩铀出口总额增长5%。若采用美方数据,则2023年美国的中国浓缩铀进口量更高达293吨。

目前还无法确定来自中国的浓缩铀最终在美国的流通路径。RUSI报告提到,尽管中国浓缩铀在美国浓缩铀进口总量的占比依然不大,2023年的进口量暴增,原因仍值得探究。

此外,美国相关单位有必要衡量在浓缩铀供应链,从依赖俄罗斯转而依赖中国的风险。

根据报告,中国显然有兴趣利用俄乌战争的「机会之窗」,在各国核产业供应链寻求取代俄罗斯的地位,且手段之一即为扩大进口俄罗斯相关产品,实质上是为俄罗斯规避制裁「开后门」。(编辑:陈承功)11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