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17 17:22

1972年,47岁的陈菊梅在取掉扁桃体和割掉阑尾后,又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定地对地医生说:“请拔掉我嘴里所有健康的牙齿…”

陈菊梅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之中,虽然穷,但她的家人却十分的开明,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女儿有机会可以读书。

陈菊梅到了学校之后,学习十分的刻苦,不想辜负父母对她的期望,陈菊梅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在公元1945年,陈菊梅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如愿考入浙江医学院医疗系。

到了大学的陈菊梅没有丝毫的懈怠,她为了打牢自己的医学基础,她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任何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

由于学业成绩优异,陈菊梅得到了去列宁格勒儿科医学院攻读传染病学博士学位的机会,身处异国他乡,丝毫没有影响陈菊梅那颗一心向学的强大内心。

改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她那颗学习的心,凭借着这一切,在陈菊梅留学期间,她的每一科成绩都是5分,如此优异的表现,陈菊梅有了提前毕业的可能。

最终,经过鉴定,陈菊梅可以提前一年取得自己的博士学位。

陈菊梅回到祖国之后,任西安医学院传染病研室讲师、主治医师,后来又来到了解放军302医院展开工作。

由于自己的专业是传染病领域内的一条分支,所以陈菊梅便在中国这片传染病领域极为落后的土地上,展开了自己传染病医学方面的创新创效之路。

当时的中国肝炎病毒致死率极高,一度高达百分之七十,肝炎病毒无异于压在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一座大山,一度让人窒息。

陈菊梅看着因肝炎病毒而死的一个个同胞们,内心中充满了难过,她立志一定要把肝炎病毒的致死率降到最低,让每个中国人不再谈肝炎而色变。

所以,陈菊梅除了平日里每天接待救治病患之外,还要投入大量的心血攻克肝炎这方面的课题。

虽然陈菊梅内心深处没感觉有什么,但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让陈菊梅的身体亮起了红灯,再加上陈菊梅投身的是传染病领域,其虚弱的身体终究是被病毒找上了门。

公元1972年,陈菊梅得了肾小球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虽然复发率高,但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并不算太严重,所以陈菊梅并没有太过重视于它。

可随着陈菊梅依旧以这种高强度的状态进行日常工作时,她的症状便越来越严重,一度达到了尿血的地步,这让身为医生的陈菊梅意识到了不妙。

她知道自己应该停下来了,自己的身体已然承受不住了。

及时的诊断,成功的遏制住了肾小球炎的恶化,可病毒本身过于“顽强”,总是三番两次的找上门来,这让陈菊梅“不堪其扰”。

为了一心一意投入到肝炎的研究之中,陈菊梅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切除掉自己容易发炎的扁桃体和阑尾。

这个决定遭到了陈菊梅同事们的一致反对,可陈菊梅当时在肝炎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进展,必须乘胜追击,不得有丝毫的暂缓。

在陈菊梅的强烈要求之下,她还是做了阑尾和扁桃体的手术切除。

可即使是切除了阑尾和扁桃体,陈菊梅的肾小球炎还是发作了,这让陈菊梅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能导致发炎的器官,后来发现是自己的牙齿。

陈菊梅再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便是拔除自己全部的牙齿,可牙齿是极其重要的部位,甚至连接着自己的神经,她的家人们和同事们都持反对的态度。

可最终还是拗不过陈菊梅,医生分三次给陈菊梅做了牙齿拔除手术。

手术很成功,陈菊梅恢复之后便投入到科研当中去。

在一次次的实验中,陈菊梅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她见到一位患者在服用了安眠药之后,肝炎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这让陈菊梅欣喜若狂,立马便分析起了安眠药的成分。

经过层层剥析,安眠药其中的“五味子”引起了陈菊梅的注意,它就是对肝炎有着显著治疗效果的主要成分。

陈菊梅随即乘胜追击,和团队共同研制出了一款针对肝炎病毒的新型药物。

药物的效果显著,在投入市场之后,将我国的肝病死亡率从85%降低到了38%,拯救了万千生命。

陈菊梅的无私奉献和刻苦钻研,拯救了万万千千的华夏子女,也为中国的传染病领域增添了诸多研究成果,其举,可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陈菊梅、张鸿飞教授简介.搜狐健康.200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