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虎嗅网 ( ) • 2024-03-18 09: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记者(ID:njuxjz),作者:陶心怡、陈琪、陈竟一,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讲述了一些随迁子女从上海回到安徽老家读书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上海的归属感和对未来的追求。

• 🚆 随迁子女的流动现象及其对教育、就业、家庭和文化的影响

• 💔 随迁子女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方言不通、教材差异、人际关系等

• 🌇 上海的吸引力和对随迁子女归属感的影响,以及他们追求回上海的努力

距离2024年高考仅剩不到100天,陶瑜每晚下自习都要再学习一段时间。一张米黄色书桌,一盏银色台灯,一本绿皮《2023年报考指导》和一沓《小题狂练》,他的目标是,“考回上海”。

“回上海”是他自己说的,实际上安徽老家才是他回到的地方。五年级从上海回到安徽老家——淮南市寿县,到今年高三,陶瑜已经回来八年了。高一时候陶瑜对于大学的选择逐渐有了一些想法,此后每当有家里人问起目标院校,他总是会说:

“想考上海的学校,我还是想回去。”

陶瑜深夜自习照片 图/受访者供图

陶瑜卧室书桌 图/陶心怡摄

扎根内心的“回沪”心愿

“我爸说放暑假就接我回上海。”

刚回来时候的陶瑜说着普通话,在那时五年级的他眼中,前十年生活过的上海才是他的家,即使转到安徽老家读书,上海也是在假期要回去的地方。

陶瑜的父母最初都在上海务工,和大多数从安徽来到此地的“打工”的人一样,他们没有上海户口,只是在此赚钱谋生。出于便利,他们为陶瑜选择了离租房小区较近、徐汇区的一所小学。一直到四年级结束,陶瑜在上海度过了十年的时光。但就在四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父母告诉陶瑜,下个学期他就要离开上海,回到安徽寿县老家读书。

像陶瑜这样的孩子,一般被称为“随迁子女”。随迁子女,指的是跟着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在一地生活、上学的非居住地户籍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子女。“户籍”是这一群体不得不进行两地流转的最现实的一大因素——上海对于居转户类型的入籍申请有严格的要求。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实施细则》,想要落户上海,首先必须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满7年。其次还需要在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在本市被评聘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并且要符合国家及本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无刑事犯罪记录等其他不宜转办常住户口的情形。

这些条件都满足,才能保证落户上海,子女才能跟随落户上海。由于户籍制度限制,许多像陶瑜一样父母在上海务工、没有上海本地户口的孩子,小学毕业后无法继续留在上海读中学、参加中考,就不得不考虑被动回流到家乡读书。

2016年9月,转学手续办理完成后,陶瑜顺利插班到安徽省寿县寿春镇一所小学读五年级,也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新的开始意味着会遇到许多未知的挑战。方言不通、教材不同、人际不熟……这些都成为陶瑜要面临的难题。第一周的一天中午,天气阴沉,大风呼啸,陶瑜的大伯帮忙接送陶瑜放学,由于晚了十几分钟,校门口空空荡荡,孩子们几乎都已经被接走。“我沿人行道往前走了好一段,才看到陶瑜跟一个个头比他矮一点的小孩站在一块。”大伯每每回忆陶瑜刚回来的那段时间,总会先想起那一天。

五年级这一年对于陶瑜来说很漫长,回到老家后,母亲带他租住在一间对外出租的公寓宿舍楼里。在学业上,由于教材版本不同,导致陶瑜部分知识点没有学过,尤其是数学学科。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水平很难跟上老家的教学节奏,加之对方言并不能完全听懂,这中间的空档,陶瑜付出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弥补。

事实上,许多像陶瑜一样从上海回到安徽老家读书的孩子,都会面对上海与安徽教学的差异。在时间上,老家的学校上学时间更早,而放学时间更晚,陶瑜一天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课业安排上,家里的学校更注重语数英等主科的学习,对于美术、音乐、劳动等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安排很少,而且这些课程经常面临被占课的风险。

在知识体系上,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老家和上海所学的知识体系,尤其是数学这方面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回到老家的孩子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并非是难度,而是需要去重新学习很多并没有接触到的知识点和思维方式。不过关于英语这方面,上海回来的孩子的优势要远大于老家的孩子。在课下,比起上海,家里的孩子们更多的会选择去补课,而所补的内容也多与学校偏重的语数英三科有关,多以提升和预习为主。

不过陶瑜并不觉得很难熬,因为有一样东西在支撑和吸引着他——暑假回上海。

“我爸说了,下周我就可以回上海,然后在上海玩一个假期。”一说到可以回上海,陶瑜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仿佛在外务工一年的人,即将在春节假期坐上归乡的火车。

陶瑜的话让大伯感到心中一阵刺痛。“可能在孩子眼里,上海才是家吧。”大伯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上海,回归成功或继续追逐

“哪怕最终没有回到上海,他也希望离上海近一点,再近一点。”

一定程度上来说,申子琰算是成功回到了上海。通过高考,他顺利填报进入上海师范大学,也回到了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申子琰在初二时回到安徽老家的私立寄宿制初中读书,在这个时间节点回家读书,根据本地的高中招生政策,他走不了定向招生这条路,只能比别人更加努力,以期通过“统招”的方式进入当地较好的高中学习。

回老家上学之后,申子琰明显感觉到没有在上海上学时轻松。“在上海基本上都是早上八点上课,下午四五点钟就放学了。”而且,更让申子琰感觉到压力的还有老家老师们严厉的教学手段。“家里学校的老师惩罚学生有点严重”申子琰回忆,“他们会打人。”

刚回到家里的那两年,是申子琰最想念上海的时候。和上海不同,家乡的小县城是没有什么高楼大厦的,也缺少那种热闹非凡的繁荣感。所以每当申子琰能在小城中望到一座很高的建筑,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在上海的生活。进入高中以后,原本随着父亲在上海做生意的母亲也为了照顾他的学业和生活回到了老家,陪着申子琰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愈发繁忙的学业使得申子琰没那么多精力再去想念上海这座城市,但是那种淡淡的执念依旧盘旋在心头。

也正是这份执念,成为了申子琰高中毕业能成功回到上海的动力。

相较于申子琰,徐浩就显得不那么顺利了。由于高考分数的客观局限,选择安徽省内高校是徐浩最好的选择。最终,他填报了安徽淮北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徐浩来说,回到上海变得更加困难。

徐浩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前面还有两个姐姐,家中的三个孩子都随着父母在上海读过小学。“由于上海政策无法参加中考,所以小学毕业就回老家读书了。”比起家中的学习生活,徐浩总认为上海的校园生活要更为丰富多彩,家乡的教学机制则更倾向于专注学习。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徐浩也会回忆起在上海读书的日子:一起学习玩耍了五六年的上海同学、丰富有趣的圣诞节、一起经历过的时光……在他的心中,可以说,上海承载着他的童年时光。

当大学本科没有成功回到上海,未来能否如愿,谁都说不准。“我爸妈希望我们小孩能努力一点,尽量还是往上海去。我目前考研也是想报江浙沪一带的学校,离上海和家里都近一些。”徐浩将父母常说的话记在心里。徐浩父母这些年一直在上海打拼,所以现在对于他来说,除却小时候的回忆,上海依旧有着很强的归属感——但这种归属感,已经不再单纯是“回忆”。对于他来说,上海是一座发展很快的城市,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记忆中的上海不会一直是那个样子,徐浩期待真正意义上再一次回到上海时,所见所感的焕然一新。

当爸爸妈妈都在上海继续务工,姐姐们也在向上海靠拢,上海对于徐浩,有了更多带有“家”含义的向心力。哪怕最终没有回到上海,他也希望离上海近一点,再近一点。关于未来,徐浩有继续升学的打算,但初高中时那种“回到上海”的执念似乎变了些味道——留在或靠近上海的想法带上了不确定性。如果还是决定回上海,他就要通过考研或寻找就业机会。

“哪一种都很难。”徐浩说。

这条路,还始终有人走

申子琰现在回想自己考回上海的经历,庆幸之余,多了许多复杂的感情:“上海的大学分数会高一大截。有些地方只适合去怀念,不适合回过头去深入接触。”

“我其实在大一开始就回到之前住的地方去看过,但那里已经完全变样了。”申子琰在完成高中学业后又很顺利地考回了上海。但再次回到这里的申子琰看到了不一样的上海——上海飞速的发展使得申子琰曾经熟悉的那个城市变成了过去式。对于他来说,现在的上海带给他更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感觉——没有了熟悉的邻居,不见了常去的店铺,不知何时又新建的楼房……回忆在他的心中变得模糊和空荡。

那份从少时就埋在心底的“归属感”,不得不染上了来自现实未知的压力,慢慢减弱。不管是升学还是工作,“留在上海”已经成为申子琰心中的概率事件,而不是确定事件。

无论是小学自沪回皖,还是初中转回家乡私立寄宿中学,部分流动儿童离开北上等超大城市,转向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市,或回老家所在的城镇地区念书,都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既往儿童在“乡-城”间流动的二元框架,把新的目光,放向在城市间再次流动的儿童们与其家庭,去关注这些被动回流的孩子们,去关注他们漂泊的童年,如何才能更好地安放。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安徽省全力推进与周边长三角地区的深度融合,以一个追赶者的角色,努力缩小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在这样追赶和融入的过程中,安徽人到长三角地区就业务工的人员数量依旧在增多,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迁移。人口普查年鉴2020上册第七卷显示,2020年在上海常住的安徽人有242.6万人。

上海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对于安徽籍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会看到无数的“申子琰”“徐浩”和“陶瑜”仍然在走沪皖流转这条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迁移现象,更是一个涉及教育、就业、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这条路上,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们经历着身份的转换、文化的碰撞和生活的挑战,内心的那份“归属感”是否还属于那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家乡也变得难以评判。

2024年1月举行的九省联考成绩出榜,经赋分后,陶瑜的成绩距离报考上海较好的大学仍有距离。他在追赶,最后80天里,他一天也不能松懈。申子琰也在探索,无论是报考华东师范研究生,还是在大量实习中积累未来就业的经验,他也在追赶,追赶自己始终想要留在上海的初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记者(ID:njuxjz),作者:陶心怡、陈琪、陈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