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 - 焦点新闻 ( ) • 2024-03-20 01:35

  多年来,在不少人的眼里,美国是自由市场的标杆。

  如果谈支持自由市场,没有人比我更支持。因此,在很多年前,我也是一名资深的美粉。

  但是,今天的我,比过往更为支持自由市场了,而心中自由市场的标杆——美国,却堕落成为一团狗屎。

  就在这两天,拜登发表了一个正式的声明。

谁也没想到,美国能堕落成今天这个样子

  作为美国总统,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日本钢铁企业收购美国钢铁企业。

  两个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应该是企业自己作主的事吗?况且这两家企业已经达成协议了。

  2023年12月18日,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日本制铁宣布与USS达成协议,将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斥资149亿美元现金收购USS。

  拜登此话一讲,USS股价急跌15%,至39.86美元,创2020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

  有人说,这是民主党左派行径,真的么?其实真正的反对者,并不是拜登,而是川普。

  川普在一月份就表态:如果他在今年11月的大选中击败拜登,将阻止该协议。

  拜登是在跟进川普的表态。

  这样的表态非比寻常

  双方已就收购达成协议了,而这份协议正在按程序向美国政府提高审查。

  对,你没听错。外资想要在美国收购大型美国企业,你们双方说了可不一定算数,得政府审批,这个机构叫Cfius,中文名称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的存在,就是对自由市场的侮辱。

  企业之间的交易,政府凭什么干预?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有什么不同?不都是企业家办的企业吗?难道能够因为企业家不同的国籍,就认为他们之间的交易不安全?

  那些大骂农夫山泉老板儿子是美国籍的人,才会搞这种审查机构吧。

  那么这个机构干预的理由是什么呢?只有一个理由——国家安全。

  美国法律赋予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某些外国企业收购的权力。

  就在上周,日本制铁上周向美国财政部属下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提交了提案,求求老爷,批准我们的交易吧。

  更为恶劣的是,美国总统直接干预这种审查,也是史无前例的。

  凯易律师事务所(Kirkland & Ellis)合伙人、美国最著名的Cfius律师之一施拉格(Ivan Schlager)对此评论道:

  “美国总统就Cfius正在审理的案件发表实质性评论,这是史无前例的。虽然Cfius通常不会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但本案涉及的是一项具有独特能力的标志性资产,以及将保护制造业和中产阶层就业作为外交政策基础的政府。”

  有人就奇怪了,有少人解释中美贸易战,将其归因于中国与美国两国政府在搞战略竞争,扯上国家安全,那日本可是美国妥妥的盟友,一家日本企业收购美国钢厂,又哪来的什么国家安全的理由呢?

  如果你相信什么国家安全的理由,那你就是糊涂虫,国家安全不过是世界各国政府用来掩盖自己真实动机的一个幌子罢了。

  看看更为直接的川普是怎么说的:

  川普在華盛頓與美國貨車司機國際聯合會 (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Teamsters)的高管會面後對媒體做出上述表示。川普強調:“美國鋼鐵公司快要被日本收購。這是很槽糕的事情”。他接著表示:“我希望把就業機會帶回美國國內”。

  這是美國前總統首次公開表明立場。1月20日談及這一問題時,川普只是説:“(美國是)剛剛將曾經偉大的企業美國鋼鐵公司賣給日本的國家”。

  更为虚伪的拜登是怎么解释的呢?

  布雷纳德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认为国内钢铁生产整体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而美铁是其核心组成部分。鉴于对国家安全和供应链可靠性的潜在影响,外国实体(即使是来自亲密盟友的实体)收购这家标志性的美国公司,也应该严格审查。

  两个政客都是说假话,只不过拜登说得更冠冕堂皇。

  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会让两个政客不惜得罪盟友,也要直接下场干预企业之间的交易呢?

  真实的原因

  USS迄今已有123年历史,曾是全球第一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但近年来,该企业的钢铁产量和股票市值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美国钢铁公司。

  美铁的出售是美国钢铁产业衰落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球十大钢铁生产商中没有一家美国钢铁企业跻身其中。多年来,美国钢铁业的就业人数也急剧下降,从1987-1991年的18万余人降至2022年的8.3万人。

  根据交易条款,日本制铁同意保留USS的公司名称,将总部继续设在匹兹堡,并承诺保留美铁的生产设施并进行技术升级以将生产率提升至与日本相近的水平。

  此外,日本制铁表示不会裁员或将现有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

  但是,即使这样的条件,有人还是不满意 ,那就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为代表的工会。

  美国的工会,不是企业产权的拥有者,但是,他们实际上却是政客,拥有暴力统治的能力,他们不仅能发动罢工,还能影响政客动用暴力阻止交易。

  日本制铁没有和他们达成协议,才是他们反对的原因。

  你卖个企业,怎么不和我工会沟通呢?

  你光答应不裁员,不转移到海外,这怎么够?条件我们得谈一谈。

  什么条件?加工资!一家亏损企业,碰到上来收购的财主,你不给我加点工资,我就不会同意你收购。

  企业不是你的,你有什么资格阻止收购?工会说:我有选票。

  我是美国摇摆州的选民,我是美国选举中的关键少数,谁缺了我这一票,谁就当选不了,我都不用去组织罢工,只需要我说句话,两党的候选人就得爬在我脚下来听我指挥。

  川普先表态,拜登马上跟进。什么产权原则,什么政府不能干预企业自主经营,这些原则哪有选上更重要?更不要谈什么盟友了,我都选不上了,不就是一马路上的普通老头吗?谁理我呀?

  拜登在哪里发表这些声明?正是在访问宾夕法尼亚州等摇摆州的路上。

  两党候选人,拼命讨好摇摆州的工会,拜登多次宣称自己是历史上最支持工会的总统, 川普也于1月31日会见了卡车司机工会,争取工会成员的支持。

  USW(美国钢铁工人工会)曾表示,该工会 “得到了拜登的个人保证”,拜登在该协议问题上“支持我们”。

  日本制铁这才发现,他们搞错了交易对象。

  真正的老板,不是企业主,而是这群流氓工会。

  目前,日本制铁聘请了美国著名游说公司 Akin Gump,集中精力争取USW的支持。但由于保密原因,日本制铁在宣布交易之前并未与USW取得联系。

  华盛顿的政治专家说,该公司在宣布交易之前没有与工会达成协议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但在上周与日本制铁会谈后,USW表示,会谈 “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USW明确表示,他们不支持日本制铁来收购,他们只支持美国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克利夫兰-克里夫斯公司(Cleveland-Cliffs),后者曾向美铁提出价值72.5亿美元收购要约,但被对方以“不合理”为由拒绝。

  有知情者对记者表示:“据我所知,克利夫兰-克里夫斯答应了USW的所有要求。我怀疑USW在幕后进行保护主义和游说,宁愿美铁与克利夫斯这家美国公司交易。”

  看出问题来了么?日本制铁收购价是149亿美元,但克里夫斯收购价是72.5亿美元,那么,克里夫斯公司的策略就是搞定真正的老板——工会,从而逼迫这家企业只能低价卖给他。

  他怎么搞定的?不就是利益么?

  这不是史上最为荒唐的事吗?一个企业工会组织,居然可以决定企业卖给谁,可以决定卖什么价格,而这个企业与他一毛钱产权关系都没有。

  明明就是一起敲诈勒索事件,是一起工会侵犯企业主产权的行动,但是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工会领袖麦考尔称,收购“会将联合会成员和国家的利益置于危险之中”。

  拜登在声明中说:“重要的是,我们要维持美国钢铁工人驱动的强大的美国钢铁公司。我告诉我们的钢铁工人,我支持他们,我是认真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钢铁公司一直是一家标志性的美国钢铁企业,对它来说,继续由美国拥有和国内经营是至关重要的。”

  难道这两个政治老油子,会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吗?

  但是,政治就是如此,再肮脏的事,也得用冠冕堂皇的语言,给他说成为正义之举。

  谁是最惨的人?

  那不就是企业主么?美国钢铁USS的所有股东,就是此次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

  在工会的勒索和政客的协助下,另一家美国企业就能低价收购他,从而让美国钢铁USS的所有股东受损。

  而受损的金额高达几十亿美元。一个企业几十亿的资产,就可以随意被政治给剥夺了。

  而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一个就是工会,他们的秘密协议后面就对应着巨额的利益,其次就是两个政客,他们争取到了一部分人的选票。

  长远来说,损失最大的是美国的老百姓,如果在美国办企业,会被工会和政府联合抢劫,那谁还敢办企业呢?

  日本制铁,不一定是受害者。因为他如果收购了美国钢铁,万一将来他也要被迫低价出售呢?投资这样的鬼地方,面临这种工会的勒索,能有什么好未来?

  美国政客们,早已把产权原则、自由市场原则放在一边了,为了选票,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不是只打击中国企业,USS就是美国人的企业,一样被他们抢劫。

  更为深层的问题是,为什么他们能做到?

  因为强制少数人,总是更容易的。

  任何政治统治,要想强制大多数人,总是有更多的难度的,没有群体观念的配合,直接了当地剥夺他人的财产,是会面临反抗的。

  但少数人就好办了。人多就可以成为政治正确。

  工会人多,打着代表美国工人的旗号,就可以霸占美国的工厂,让企业老板滚一边去,卖企业得他们来作主,收购方得找他们来谈判。

  如果自由市场经济的标杆,是这样的美国,那你还追求什么自由市场呢?

  产权原则,是自由市场的基础 ,没有产权,就不存在交易,就不存在分工。随意破坏产权,让企业的交易权力被工会和政府所剥夺,这是对产权的最大破坏。

  政治之恶,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