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3-22 00:11

编者按

ChatGPT一经登场,就震撼全球,被誉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iPhone时刻。李开富称ChatGPT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平台革命,它比Windows、比安卓更要大十倍,它会让每个应用都改写。”阿里巴巴前CEO张勇也称“所有的行业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腾讯CEO马化腾则表示,“ChatGPT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一样的历史机遇!”更可怕的是,一方面ChatGPT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AI时代,另一方面,它仍能以惊人的加速度推陈出新,让排在其后的对手一直在模仿却从未能超越。这不禁让人好奇,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在驱动着这家公司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奇迹?

ChatGPT问世之前,人工智能一直被戏称为“人工智障”,因为它只能理解特定的关键词,人类和他交流起来就像是在对牛弹琴。但ChatGPT的推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这一认知。如今,你和ChatGPT对话起来,会有一种“被秒懂”甚至“被理解”的感觉,机器是真的能读懂或听懂我们在说什么了。正因为这一巨大突破,ChatGPT被誉为是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用李开富的话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平台革命,比Windows、比安卓更要大十倍,它会让每个应用都改写”。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震惊于OpenAI的这一杰作时,OpenAI又以超高速度对ChatGPT推陈出新。几乎每月都在发布新功能,更新速度十分惊人: 

  • 2022年11月:公开发布 (确切日期为2022年11月30日)
  • 2022年12月:性能更新和对话历史记录
  • 2023年1月:能够停止生成及事实更新 (本月ChatGPT月活跃用户数超1亿)
  • 2月份:ChatGPT Plus,国际版
  • 3月份:GPT-4发布,包括插件。
  • 5月份:网页浏览和插件以Beta版形式推出。共享链接插件,以及数据导出。
  • 6月份:一个“浏览”功能。
  • 7月份:自定义指令和代码解释器以Beta版形式推出
  • 8月份:ChatGPT企业版,提供提示示例,支持上传多个文件和自定义指令。
  • 9月份:新增语音和图像功能。10种语言的语言支持处于Alpha测试阶段
  • 10月份: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上传PDF等文件。

2023年11月6日:OpenAI首个开发者日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包括一个助手API、新模型、一个GPT模型商店以及其他许多功能。

ChatGPT是怎样做到这些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和组织氛围在驱动着它如此急速地前行?为何我们说在当前人工智能的竞争格局中,能够打败ChatGPT的,唯有ChatGPT本身?

对这些问题,没有比ChatGPT团队负责人Evan Morikawa更有发言权的人了。他在接受科技博主Gergely Orosz的采访中,分享了OpenAI的工作氛围与企业文化,归纳起来,他认为促使ChatGPT成功的关键原因有六个: 

01 像运作独立初创公司一样运作团队 

02 开发与研究高度整合 

03 打造使命驱动的组织 

04 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05 高人才密度 

06 高效的团队沟通 

像运作独立初创公司一样运作团队

ChatGPT 在 OpenAI 是以内部初创公司的模式运行的。OpenAI 本身已经 8 岁了。应用团队是在 3 年前成立的,ChatGPT 是应用团队内的一个产品团队,大约一年前才成立。 

Evan和应用团队的其他领导希望 ChatGPT 团队能有一种自己是独立初创公司的感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Evan进行了许多随团队成长而演变的调整。2022 年夏天,OpenAI决定开发最终演变为 ChatGPT 的AI产品。当时,应用组大约有 30 名工程师、几位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整个团队负责开发和运营以下几个产品,包括: 

  • GPT-3和Codex的API
  • 模型的微调
  • 嵌入式API
  • DALL·E 2

所有这些产品都使用相同的代码库,在相同的计算集群上运行,并使用相同的构建管道。在应用团队内,他们组建了一个统一的工程团队,按照功能进行划分。 

一些应用团队的工程师、设计师、研究人员和总裁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会找一个独立的空间开始头脑风暴,一起快速迭代对产品的想法。Evan和团队的其他人一起为这个新生的ChatGPT提供了一个独立的代码库和一个新的算力集群。这样的办公氛围非常像创业公司或个人项目的早期开发阶段,让团队成员们能够努力地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充满斗志。 

ChatGPT希望能够在内部培养这种快节奏、高速度和自主性的工作氛围。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在同一个场地工作,而且座位也挨得很近,更方便他们的交流协作。 

随着ChatGPT团队的扩大,应用团队需要确保团队的运行始终能保持垂直整合。这意味着工程、产品、设计和关键研究人员能够持续紧密协作。这种模式在 2023 年 5 月得到进一步加深巩固,Peter Deng加入并着手领导 ChatGPT 的工程、产品和设计,使其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 

这种“分形初创团队(Fractal Startup Approach)”模式,Evan认为适用于任何产品品类的创新,并预计OpenAI将继续应用这种模式,快速迭代任何考虑发展的新创意,“当有一些新想法需要验证时,我们会继续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快速迭代。” 

“分形初创模式”这个术语被用来描述一种在大型组织内部,小型团队独立运作的模式。这里的“分形”概念来源于数学,指一种复杂的几何形状,它可以分解为若干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整体缩形状相似,即它们具有自相似性。 

分形的这种性质意味着无论你放大还是缩小结构,它们看起来都是相似的。借用这一数学概念,OpenAI希望小团队在保留大团队的整合优势的同时,在结构和运作方式上又能充分自主和独立,以拥有如初创团队一般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模式中,每个小团队都拥有自己的目标、工作流程、决策权和有时甚至是预算。这些团队通常专注于特定的项目或产品,并且可以迅速地迭代和实验,就像真正的初创公司一样。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创新,同时保留大型公司的资源和稳定性。 

这种“小型创业公司”的方法对于任何新产品类别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模式。 

开发与研究高度整合

在大多数科技公司中,工程团队通常被称为EPD,即Engineering(工程)、Product(产品)和Design(设计)。这些团队通常需要紧密合作,跨功能团队一般由工程、产品和设计的成员组成。 

在OpenAI,他们更喜欢将他们在工程中紧密合作的团队称为“DERP”,包括Design(设计)、Engineering(工程)、Research(研究)和Product(产品)。这也是OpenAI四个核心专业团队,其中研究部门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也是人员最多的部门。 

许多产品问题实际上也是研究问题。在OpenAI,许多问题,如ChatGPT如何生成更简洁的输出、如何提供更准确的答案或如何连接到其他数据源,实际上都是研究性的。尽管这些问题可能看起来是产品问题,但它们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深度研究去给出回答。例如,调整或微调底层模型以达成预期结果,以及采取哪些其他方法来实现这些结果。 

OpenAI认为,研究与应用是独立的组织结构。研究团队内有各种不同的团队,包括预训练团队(负责训练 GPT-4 模型)、后训练团队(专门对 GPT-4 进行微调)、超级对齐团队(负责对齐 GPT-4)、多模态团队(使 GPT-4 能看、听和说)等。 

这些研究人员通常具有重要的学术或行业背景,他们不仅阅读大量学术论文以保持前沿,还采用各种想法并运行大量实验来改进模型,他们也会亲自动手实践,完成大量工程工作并编写大量代码、做研究、写论文、敲代码通通不在话下。 

不过,为了防止形成研究团队和产品团队各自为阵的文化——即研究部门只专注实验,产品部门只顾着商业化和赚钱,两者孤立无法形成闭环。OpenAI将产品团队设计为一个全功能团队,由软件工程师、设计师、产品经理和研究人员共同工作。 

在ChatGPT团队中,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自OpenAI后训练的研究团队,他们是微调技术和强化学习(RL)方法的专家。由于这些研究人员是产品团队的一部分,并且也在进行自己的A/B实验,因此研究与工程之间的反馈循环非常快速。 

研究团队与工程团队的高度整合是ChatGPT能够如此快速推出新想法的原因。

打造使命驱动的组织

OpenAI的使命是确保全人类都能从通用人工智能(AGI)中受益。 

这里所指的AGI是指在大多数经济上有价值的工作中都能超越人类的高度自治系统。这一使命在OpenAI的章程文件中得到了体现,并且更详细地体现在了OpenAI的战略中,例如对长期安全性的关注。 

OpenAI的章程和使命几乎在每次全员会议上都会被提及。在具体产品讨论中,团队会考虑如何践行团队的使命,即“这些选项中哪一个更接近AGI”。有了使命的指引,他们也就能够清晰地了解要构建什么、不构建什么,这样做选择也更容易。 

聚焦于使命能够加速工作进程。Evan确信,正是因为他们心中都装着OpenAI的使命,所以才能够保持这种专注度,才能催生出许多新的想法。 

同时,研究团队也不断思考创建更强大模型的多种方式。例如,多模态研究一直在与文本模型的研究并行展开。研究还要确保各种并行的工作不会相互竞争,但也不会毫无关联。ChatGPT并不希望构建大量的小型模型,而是希望朝着通用人工智能迈进。 

并行研究计划使他们能够快速推进许多事情。 例如,ChatGPT团队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推出了GPT-4、GPT-4V、文本到语音和语音到文本等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研究团队内部的并行努力。 

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ChatGPT一直尽力避免采用集成发布模式。渐进式发布是他们安全策略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OpenAI内部,AI安全是一个重要话题。安全问题是这家公司工作的核心,它超越了对增长的追求,当不满足AI安全的准则时,团队甚至可以推迟产品发布。 

ChatGPT发布或更新前,都会采取多种方法验证其安全方面是否达标,比如: 

红队测试:由一组安全专家组成的“红队”扮演攻击者的角色,测试和评估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对齐研究:研究和开发确保AI系统以符合人类价值观行事,不会不经意地造成伤害的技术。 

政策工作:加强AI技术和服务的安全性和信任性,总结治理实践,与全球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合作。 

除了这些工作,Even说,“我们还观察到,渐进地、有控制地与现实世界接触是识别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的产品逐渐推出,并对产品进行监控。我们的产品发布必须经过这样一个阶段:与精心挑选的API客户进行试验验证,然后进行渐进式的推广。” 

事实上,尽管外界看到的是ChatGPT突然爆红,但在OpenAI内部,Even与其成员实际上花了多年时间在更可控的环境中不断训练它。 

高人才密度

OpenAI的CEO奥特曼(Sam ALtaman)一直非常注重高人才密度。所谓的“高人才密度”是指平均技能水平和绩效远远超过大多数公司的标准,因此在OpenAI,卓越就是工作的标准。 

优秀团队可以非常快速地推出产品。由于专注于高人才密度,OpenAI在应用团队内部招聘时故意偏向招聘资深工程师,还得还尽量保持团队的规模较小。 

事实证明,小型优秀团队可以非常快速地推出产品。这样的团队,你能更容易地授权和信任他们去做出正确的决策。Evan对自主决策很有信心,它们基本都能指向正确的方向。在OpenAI,员工会进行内部评估并记录他们的想法,但它并非是一种强制性的方式。 

OpenAI在招聘应用团队时,需要候选人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 

(1)在ChatGPT中进行敏捷的早期迭代:前Y Combinator创始人在最早期阶段很善于折腾,在这方面表现出色。 

(2)大规模扩展我们复杂分布式系统的工程技能:曾经深入参与大规模系统扩展的工程师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OpenAI并不担忧“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样的处境。知道何时引入外部新工具很重要,但也要了解外部工具在何时可能会失效。在可能的情况下,购买这些工具而不是自己建造它们,有助于保持团队的规模小而灵活。 

然而,OpenAI也明白,想要长久的在AI领域站稳,不能总是依赖从外部去购买新工具或使用现有工具。他们认为对业务至关重要的任何事情,都值得自己亲手去做。甚至,随着规模的扩大,OpenAI可能会废弃掉一些现有工具。 

谦卑感是OpenAI的“技术成员”(member of technical staff)的主要特征。Evan说:“我们这里不欢迎那些不善于团队合作的‘独行侠’,我们也不想吸引那些花里胡哨名不副实的人。” 

在OpenAI,具备“良好沟通”这个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能使他们在实现使命时能做出最好的决,并保持更高的专注度和更快的推进速度。 

高效的团队沟通

在ChatGPT能够如此迅速地推出新产品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精彩的小秘密:ChatGPT团队的工作文化蕴含了众多微小但关键的细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最终汇聚成海。 

每周的前三天,团队成员都齐聚旧金山的总部,将星期一到星期三转化为团队协作的高峰时段。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不仅加强了成员间的协作,还使他们能够在遇到突发挑战时迅速调整方向。 

Evan回想ChatGPT早期的日子,说那是一段“项目仿佛每天都在变化”的时期。研究团队在不断微调,试图捕捉到模型中的每一个微妙变化。而许多时候,项目的突破来自于一个偶然的肩拍,或是无意中听到的一段对话。 

ChatGPT也会定期召开同步会议,但团队的很多闪光点都是在计划之外闪现的。白板上的即兴讨论,午餐桌旁的灵光一闪,这些都成为了他们灵感的源泉。当团队迅速壮大时,这种非正式的社交互动变成了一种宝贵的融入方式,使得过去两年约120位新成员的加入更加顺畅。 

而每周的后两天,星期四和星期五,则被设为无会议日,办公室变得更为宁静。这是深入思考和专注工作的时间,很多人选择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深度工作,而不是开会。 

这种独特的工作节奏,是ChatGPT团队高效生产力的秘密武器。通过在一周的前半部聚焦合作,他们为创新和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Evan说:“虽然我们追求卓越,推动技术和产品向前发展,但我们并不鼓励长时间的工作。” 

“在这里,大家彼此支持,对抗过度劳累的风险。这不是一个需要你夜以继日坚守工作岗位的地方,而是一个珍视每一份贡献、警惕过劳的团队。” 

每一个成功的业务背后,都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组织。OpenAI的传奇创新之路背后固然有创始人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卓越的风险决策能力,但更与整个团队卓越的文化和组织氛围有关,而这恰恰就是OpenAI公司的创新密码——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在高密度的人才团队中,优秀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奔着同一个使命,用共同的方式做事,从而为整个组织带来无限前行的动力源泉。正是它,源源不断地成就着这家人工智能巨头的创新奇迹。 

撰文 | 况阳  资深组织发展专家,盖亚组织创始人,《中欧商业评论》特约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作者:况阳,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