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3-23 09:13

3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时隔近5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主持召开以“中部地区崛起”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部地区未来发展的路线图更加清晰。

过去五年,由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组成的中部地区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随着这次座谈会的召开,中部地区又站上了新的起跑线。

过去五年,中部地区到底有哪些变化

观察过去五年中部地区的发展成绩,各地经济总量的变化,或是一个最直观的指标。

从省份来看,作为中部经济第一大省的河南,经济总量由2018年的4.8万亿升至2023年的5.9万亿,增量超1万亿,且即将站上6万亿新台阶。同期,湖北经济总量由3.9万亿升至5.6万亿,连跨4万亿、5万亿两个台阶;湖南经济总量由3.6万亿升至5万亿,也跨越了4万亿、5万亿的台阶。

安徽由3万亿升至4.7万亿,排名则由全国第13位上升两位至第11位;江西由2.2万亿升至3.2万亿,排名由第16位上升到第15位;山西由1.7万亿升至2.6万亿,排名由第22名上升至第20名。据此,中部六大省份都进入全国GDP前20强,在全国占比超过1/5。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也由2019年的6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7.4万元,与全国人均GDP差距逐年缩小。

城市能级上,过去五年中部地区也有一批头部城市实现了明显跃升。如中部GDP第一城武汉于2023年突破2万亿;合肥GDP则在2020年突破万亿,并挺进全国前20强。到2023年底,中部六大省会城市中,万亿城市达4个: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并且诞生了首个2万亿城市。另外,太原GDP突破5000亿,南昌也向8000亿发起冲刺。

头部城市人口方面,2020年,长沙人口总量首次突破一千万。到目前,中部六大省会中,已有武汉、郑州、长沙三座人口千万城市。此外,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达985.3万人,距离千万人口大关只差临门一脚。并且,2023年合肥新增常住人口达21.9万人,有望成为年度人口增量第一城。

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发展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区域协同发展方面,长株潭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均先后晋级国家级都市圈之列;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优化重组了4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量子通信、自主安全计算机、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加速实现产业化……

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来看,过去五年中部地区的整体发展提升是有目共睹的,这为“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部崛起对全国到底有多重要?

从2004年3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再到近五年两次召开推动中部崛起座谈会,中部崛起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中部地区对全国到底有多重要?除了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0%以上,中部地区之于全国发展大盘的重要性,更表现在其独特的功能定位上。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这次会议则再次重申了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功能,并强调“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粮食生产基地方面,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中,中部地区独占五席。2022年全国31省市中,中部六省的粮食产量全部进入前20强。其中,河南、安徽、湖南,位居前十。中部六省以占全国10.7%的国土面积为全国贡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粮食。

能源原材料基地方面,中部地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一,各类有色金属资源也非常丰富。仅以江西为例,该省铜、钨、稀土等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其中,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同类稀土资源保有储量的60%。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中国稀土集团在江西赣州挂牌成立,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公司诞生,江西也由此迎来第一家央企总部,并且还成立了中国首家稀有金属交易所。

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过去五年,中部六省制造业增加值由6.1万亿元增长到6.8万亿元,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目前,中部地区已累计建成7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智能语音、轨道交通等优势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8个,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4家。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方面,根据2021年由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部地区中,郑州和武汉被确定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太原、合肥、南昌和长沙被确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从交通基础设施看,中部地区“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已较为完备。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无论是对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是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抑或是助力各区域协调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

这次会议明确要求中部地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如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等,都可以说是为中部地区更好发挥这种“纽带”作用,指明了新的方向。

这也与五年前座谈会强调的——“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形成了呼应。

中部崛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置于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下来审视,中部地区的“三基地一枢纽”功能的重要性,已然进一步突显。譬如中部地区之于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必然被赋予新的更大的期许。会议就提出,要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进一步提升煤炭、稀土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除此之外,在当前现实背景下,中部崛起的价值,或者说中部崛起面临的发展机遇,还有两点不容忽视。一是,在扩大内需上的潜力。要知道,中部地区承载了全国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扩大内需本身有着“超大市场”优势。同时,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还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这次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这同样是致力于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环。

二是,产业升级上的巨大空间。相对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基础都更具优势,但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上,又与东部地区有明显差距。所以,会议要求中部地区要主动对接其他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资源,同时又要增强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而这种“积极引进”和“增强辐射带动”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的过程,不仅利于全国产业布局的优化,也是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能级提示的重要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这一点对于中部地区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并且已有地方积极跟进争取。

如今年全国两会上,湖南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就联名提交了《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国家重要战略腹地的建议》,提出重点支持长株潭都市圈区域,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优势领域,纳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范围,助力长株潭都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当然,诚如会议所指出的,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但同时要看到,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这种困难和挑战,除了整体的产业竞争力有待升级,也还体现在中部地区的一些固有特点上。比如,当我们以一个整体来看待中部地区的发展时,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中部六省之间的协作发展本身是相对“松散”的。

中部地区内部,涉及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等多个跨区域的协作组织,它们不仅自身需要进一步提升协同发展水平,还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发展。如此才能形成更强有力的发展合力,以共同撑起中部脊梁。这次会议提出,建立健全区域内省际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加强都市圈之间协调联动,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其实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此外,中部地区无论是从东部地区引进更多的产业创新资源,还是说抓住新的全球产业转移机遇,营商环境始终是绕不开的关键一环。会议提出,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增强对国内外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并明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这可以说是中部崛起的必答题之一。

海报设计:王璐瑶